江州司马两红妆,水墨何人画此堂。
得似往年歌意思,却看今日舞衣裳。
摸声漫点樱珠破,拟态轻拖柳带长。
别有幽情传笔底,主人狂得且须狂。

首先输出的诗句是:

题主人壁间樊素小蛮图    

译文如下:
在墙上挂着樊素和小蛮的画像,我亲自题写诗句。

注释:

  • “题主”:作者自称。
  • “人壁间”:在墙上。
  • “樊素”、”小蛮”:古代美女的名字。
  • “画此堂”:在墙上画了她们的画像。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樊素和小蛮美丽形象的赞赏。他不仅欣赏她们的外貌,也欣赏她们的性格和才华。通过将她们的形象描绘在墙上,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接下来是第二句:

江州司马两红妆,水墨何人画此堂。    

译文如下:
江州司马身着红色的衣裳,就像水墨画中的人物一样。

注释:

  • “江州司马”:指的是白居易在江州担任的官职。
  • “两红妆”:穿着红色衣裳。
  • “水墨何人画此堂”:像水墨画中的人物一样。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江州司马的装束和水墨画中人物的装扮,突出了江州司马的华丽与雅致。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是:

得似往年歌意思,却看今日舞衣裳。    

译文如下:
现在看到它们,仿佛听到了往日的歌声;现在看到它们,仿佛看到了今日的舞蹈。

注释:

  • “得似”:似乎,好像。
  • “往年歌意”:以往唱歌时的情感和意境。
  • “今日舞裳”:如今跳舞时的服饰。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现在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樊素和小蛮画像的感受,引发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共鸣。

第四句是:

摸声漫点樱珠破,拟态轻拖柳带长。    

译文如下:
轻轻触摸它们,发现樱桃破了;模仿它们的动作,仿佛看到长长的柳枝。

注释:

  • “摸声”:触摸声音。
  • “漫点”:随意点缀。
  • “樱珠破”:樱桃裂开的样子。
  • “拟态”:模仿动作。
  • “轻拖”:轻盈地拉动。
  • “柳带长”:形容柳枝很长。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樊素和小蛮画像细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其精致美感的欣赏。通过观察画像的细节,诗人感受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反映了画家精湛的技艺。

最后一句是:

别有幽情传笔底,主人狂得且须狂。    

译文如下:
这幅画背后有着深深的情感,主人的狂放也是值得的。

注释:

  • “别有幽情”:背后隐藏的深意。
  • “传笔底”:表达在笔下。
  • “主人”:指画中的樊素和小蛮。
  • “狂得”:表现出狂放的个性。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情感投入,以及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自由精神。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个性自由的认同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