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院袈裟苇岸罾,太湖渔父虎丘僧。
因君来约同相访,月好风清能不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题吴中诸寺》。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与翻译,以及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客有姑苏约奉柬: 这句表明了有一位来自姑苏(苏州)的朋友带来了书信。”客”在这里指的是朋友,而姑苏是苏州的古称。“约奉柬”意味着收到书信后,他邀请我一同前往拜访。
松院袈裟苇岸罾: 描述了松树环绕的庭院和芦苇摇曳的岸边,这里用到了“松院”指代某个安静的寺院,“袈裟”指的是僧人所穿的长袍,这里可能暗喻和尚;“苇岸罾”(拼音:zhēn)是指捕鱼用的竹制或木制的网,在水边用来捕捉鱼。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自然气息的场景。
太湖渔父虎丘僧: 提到了太湖上的渔民和虎丘山里的和尚。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南部;而虎丘则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苏州市西北郊。这句话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职业的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存。
因君来约同相访: “因为您的到来而约定一起来访”,表达了一种友情和期待的心情。
月好风清能不能: “月亮很好,风景也很清新,不知能否同行”。这里的“月好风清”形容了夜晚的美景,而“能不能”则表示了对于能否成行的不确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宁静夜晚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通过描述太湖边的渔民、虎丘山上的僧侣以及他们共同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最后一句的不确定性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期待与担忧,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