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世中人,日夜心兵动。
布帛不遮寒,齑盐不塞空。
欲求安乐法,错认逍遥梦。
米大一粒珠,分应六门用。
【注释】
拟寒山:即“寒山寺”诗,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这首诗的译文是:“我看到了世上的人,他们日夜都在想着功名利禄;布帛不能遮风避寒,齑盐不能填饱肚子。想要求得安乐之法,却错把逍遥当作了梦。”米大一粒珠: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也具有价值,就像粒米中的珍珠一样。分应六门用:意思是说这微小的价值应该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六门指礼、乐、政、刑、教、生,泛指社会各个方面。
【赏析】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著称。这首诗是王维借寒山寺的一联诗句,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上人们功利心态的批评和不满,也体现了他追求心灵解脱与安宁的人生理想。
第一句“我见世中人,日夜心兵动”,描绘了社会中人们对名利的贪婪与执着,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与争斗,如同战场上的士兵一般,时时刻刻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
第二句“布帛不遮寒,齑盐不塞空”,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生活的基本需求和精神的满足。他们用布帛来遮寒保暖,用齑盐来填饱肚子,但却忽视了内心的空虚和精神的匮乏。
第三句“欲求安乐法,错认逍遥梦”,表达了人们在追求快乐和幸福的过程中,往往会被虚幻的理想所迷惑,误以为只要找到了所谓的“安乐法”,就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然而实际上,这种追求只是一种错觉,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最后一句“米大一粒珠,分应六门用”,则形象地说明了即使是极其微小的东西,也具有价值和作用。它应该被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礼仪、音乐、政治、法律、教育还是生存等方面,都应该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发展。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批判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它鼓励人们放下功利之心,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