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破屋两间空,廊壁萧然西复东。
惨恻岂宜愁坐客,清虚聊称病眠翁。
敢将道义夸汾水,惟有诗歌抵雒中。
客到消闲无一物,竹窗明月柳桥风。
破屋
三间破屋两间空,廊壁萧然西复东。
惨恻岂宜愁坐客,清虚聊称病眠翁。
敢将道义夸汾水,惟有诗歌抵雒中。
客到消闲无一物,竹窗明月柳桥风。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三间破屋两间空”描述了屋子的状态,只有部分空间被利用。
- “廊壁萧然西复东”描绘了走廊的墙壁空旷,东西两侧的墙壁同样空旷。
2. 情感表达:
- “惨恻岂宜愁坐客”传达了一种凄凉和不适感,不适合悲伤的人长时间停留。
- “清虚聊称病眠翁”则表达了一种超然和自我安慰的态度,老翁选择在这样环境中静养。
3.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心态调整,通过对比自然和自身的状态,寻求心灵的慰藉。
- 诗中提及的“道义”和“诗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的热爱。
4. 环境描写:
- 通过对房间内部结构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 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5. 哲理思考:
- “敢将道义夸汾水,惟有诗歌抵雒中”反映了诗人通过艺术来超越现实困境的决心。
- 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映,也是对整个时代文人处境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6. 美学价值:
-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简单事物的描绘传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这种简洁而深远的风格是古典诗词的典型特色,也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