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狄楚青属题明人墨迹三种于公谦 南仲:宋高宗时,张浚为南渡大臣,因反对和议,遭秦桧等陷害被削职。 阻李纲、潜善害宗泽:李纲是抗金派,主张抗战,秦桧、王庶等诬陷李纲与宗泽谋反,结果李纲被贬,宗泽被杀害。 伟哉杨廷麟:杨廷麟是名将,在南宋抗金战争中,他力主北伐,但被投降派所排斥。 一疏褫奸魄:杨廷麟上疏弹劾权臣韩侂胄,揭发了他对金的投降阴谋,使奸臣韩侂胄被罢免。 象升实文士:象升是南宋抗金名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龙女牧羊图》。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彼姝何来态非常,风鬟雨鬓神凄伤。 注释:这位女子的美貌非凡,她的发型随风飘扬、雨中湿润,显得格外动人。然而她的美色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伤和哀愁。 2. 如有所牧羊非羊,行吟泽畔追沉湘。 注释:她好像在牧养的不是真正的羊,而是一只会飞的羊。她在河边吟唱,似乎在追寻那位传说中的沉湘人。 3. 嗟尔所遇乃无良,厄尔者谁岂苍苍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丁叔雅观赏猿叟书册的情状和感受。 “目中有猿叟,他书不能观”,说自己的眼里有猿叟的形象,别的书籍都不能看。“目中”指心中,这里指心里装着猿叟的形象。“他书”指别的书籍。“不能观”是说心里装着猿叟的形象,看其他的书都看不进去了。 “久久渐自厌,愈观还不安”,说看了很久,渐渐觉得厌倦了;再看下去又感到不安,心神不安。 “坡公诮嵬騀,苦骄实至言”,用苏轼讥讽王安石的典故来讽刺猿叟
狄楚青是明朝末年的人,他属题明人的墨迹三种于公谦。 明代灭亡之后,他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养士云有报,意思是说在明朝时期,有很多文人士大夫为国效力,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崎岖守桂林,事去卒无效,意思是说在桂林这个地方,他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待死且赋诗,从容良弗挠,意思是说在他临死的时候,仍然创作了诗歌,表现了他内心的坦然和坚定。 默然尤可悼
这首诗由杜甫创作,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忧虑。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一生走仁义,自谓性所有。 释义:我一生中奉行仁义之道,认为自己天生就具备这些品质。 赏析:诗人强调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对仁义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于道德理想的执着。 2. 未甘师古人,况逐筲与斗。 释义:我不愿意效仿古人,更不用说追随那些庸俗之人。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强调自己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境界。
【注释】 狄楚青:人名,这里指代诗人。 属题:指题诗留念。 墨迹三种:指明人墨宝三种。 于公谦:人名,这里指代诗人的朋友。 “景泰”两句:景泰是明代英宗年号,这里借指明朝。景泰能守国,太上竟得返,意思是说在景泰年间(1450~1456),明朝能够守住国家的疆土,但到了景泰皇帝去世之后,太上皇(皇帝的尊称)也得到了返回。 “于谦”两句: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忠臣,他在土木之变中被瓦剌军俘虏,后被释放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三月十二日四十八岁初度是日自上海赴南京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月初十这一天,庆祝自己的四十岁生日。从上海出发前往南京。 - 注释:初度指的是某人第一次成年礼的日子,这里特指四十岁的生日。上海和南京都是中国的重要城市,分别代表东部和西部的地理方位,也象征着南北方向。 2. 平生自谓刚,百炼成绕指 - “平生自谓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评价,认为自己一直刚毅坚韧
【译文】 深入的人何必用浅显的语言,浅入的人却喜欢用深奥的言辞。观察人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识别,能辨别出深浅才是真正的知音。夏君善于理解我比子尹,子尹断绝了放纵,我才真正感到敬畏。冷漠的情感和温暖的思想却难以同感,只有喝过酒才能体会余味。旧的学问商讨今还有几人,终究要被义宁陈君所超越。夏君才情高洁清雅,长吉谁能比他更精微。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当时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与郑亚
题海昌徐垣云柯乡思亲图 奋身赴清流,以策全儿女。 儿老苦思亲,亲亡才廿许。 孰能减己龄,持以寿阿母。 不惮伤君心,少孤自哀楚。 注释: - 奋身赴清流:形容诗人决心投身于清廉的官场,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 以策全儿女:意为要为儿女谋划周全,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 儿老苦思亲:描述子女因思念父母而感到痛苦的情景。 - 亲亡才廿许:指的是父母去世时,子女年纪尚小。 - 孰能减己龄
注释: 1. 丁叔雅示猿叟书册:丁叔雅给猿叟展示书籍。 2. 猿叟吾酷爱,谓可追杨风:猿叟我很喜欢他,可以和他比肩杨朱。 3. 玩其使笔处,如开两石弓:观赏他的书法,就像张开两石弓那样有力。 4. 篆书到阳冰,分书迈蔡钟:篆书到了阳冰,分书超过了蔡京。 5. 真行已小低,米董一扫空:楷书已经小了,米芾一扫就空了。 6. 主张在北碑,摆脱馀颜公:主张学习北方的碑刻,摆脱了其余的颜体。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