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赠高啸桐 吾侪各垂老,畺桂性愈辣。 固知不可口,安得变甘滑。 无言人已憎,何苦更强聒。 此行君勿悔,惜玉宁避刖。 苟求心所安,得失等毫末。 暂游尘土中,益觉江海豁。 天寒病初起,养气幸勿忽。 注释: 吾侪:我们这些同辈的人。 各垂老:《易经·渐卦》:“渐之进也,女归吉也。”意思是说,渐渐的前进,女子归来吉利。这里指大家都已到了暮年。 畺(yǎn)桂:桂树的皮,可制为香饼,有香味。 性愈辣
诗句: 1. 留髭以下己酉 2. 五十始有髭,见事良已晚 3. 留之定何取,每顾辙自哂 4. 拂唇颇不耐,竟日手勤撚 5. 旁人知讳老,熟视谬称善 6. 回思兵间日,身手绝精悍 7. 乞归三载中,花落云雨散 8. 当时若有靳,用意乃至浅 9. 少年既坐误,短景何足算 10. 青山对沧浪,世态凡几变 译文: 1. 留髭以下己酉 注释:这是诗的开始部分,描述了作者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己酉)的状态。
首先输出的诗句是:尚书重忠义,甚喜得余阙。 译文:尚书大人看重忠诚和正义,很高兴能得到我余阙。 注释:尚书:指朝廷中的大臣或高级官员。重:重视。忠义:忠诚和正义。甚喜:非常高兴。得余阙:得到余阙这个人。余阙(1302-1358),字廷益,号青阳子,元末明初人,明朝开国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因功被封为永嘉侯。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尚书对余阙这位英勇将领的赏识和赞赏之情。尚书大人看重忠诚和正义
答言几道:我与你相知,如故友重逢。 严侯本武人,科举偶所慕。 弃官更纳粟,被刖尝至屡。 平生等身书,弦诵遍行路。 晚邀进士赐,食报一何暮。 回思丙丁间,春闱我犹赴。 都门有文会,子作必寄附。 传观比尤王,一读舌俱吐。 谁知厄场屋,同辈空交誉。 天倾地维绝,万事逐烟雾。 八股竟先亡,当时殊不悟。 寒窗抱卷客,亿兆有馀诅。 吾侪老更黠,检点夸戏具。 烦君发庄论,习气端如故。 解析:
伤女惠二月九日卒于天津医院,暂厝望海寺 注释: 在天津的医院里,你的姐姐因疾病去世了。 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 注释: 我的儿子年仅十三岁,已经两年没有见到他了。 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 注释: 谁能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呢?你离开后我再也无法回来了。 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 注释: 你的母亲有很多遗憾,我也有很多冤枉。 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 注释: 你的影像仿佛活生生地站在那里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为邹怀西,为郑子尹的雪山樊图卷作序。 经巢九卷诗:指《经巢九卷》,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诗集。读之良已久:读了很长时间。每观子偲序:每次看到子偲的序言。子偲即郑子尹,字子思,号子尹,江西南昌人。可信视其友:可以相信并欣赏他的朋友。平生何多能,处处见高手:平生何等多才多艺,处处都能见到技艺高超的人。论画诗已工,画更出其右:谈论绘画的诗已经非常工整,而他的画更是胜过了诗
【诗句解释】:左侯,指左文襄公(左辅),林颖叔的字。叹息,感慨之意。欧斋,指欧阳修,当时任枢密副使,是左文襄的好友。屈指友朋间,才地有等差,意为算一算朋友之间才德的不同。进士,科举考试中举的人。翰林,官名,为皇帝起草文书的官员。霞仙,欧阳修的号。卓绝,超越常人。秀才,古代科举考试的生员。折肱,比喻医术高超。制艺,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倒嚼,形容味道美好。何可遽骄满,意为不可骄傲自满。三十罢应试
赠孟莼孙 由余与子臧,默然意自合。 可人岂多言,空山生响答。 观君非世士,新故巧吐纳。 读书兼读律,撮要及名法。 冥冥丘轲理,倏尔精神接。 纷纷不根谈,本领信难杂。 行看开赤县,持此超恒劫。 谁言天道远,稍觉人事协。 频年溷世尘,意气各萧飒。 长大能勤学,安取望伯业。 回思兵间日,狡狯犹纵鸽。 收身今垂老,坚坐穿木榻。 奇文莫使看,心喜防见猎。 忽似决江河,弥天动鳞甲。 注释: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绝,表达了作者在人生晚年时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前两句“事会来无穷,昧者机自失”,是说世事变化无穷无尽,那些愚昧无知的人却失去了把握时机的能力;后两句“以齐犹反手,非妄殆可必”,则是说如果能够像春秋时齐国孟尝君冯谖那样有远见卓识,那么即使没有成功也是可以预期的。最后两句“平生济时怀,千万不售一”,是说虽然一生致力于匡救时艰,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
【解析】 “春雪旋消不待晛”中的“春雪”是指冬雪,而“旋消”是指很快融化。“不待晛”是说太阳出来后,雪就融化了。 “散乱飞花空照眼”中的“散乱”指飘落的样子,“飞花”是指落下的雪花。“照眼”是指映入眼睛。 “却搀冻雨弄风寒”中的“却搀”是指反而、倒着,“弄”是指玩弄、嬉戏,“风寒”是指寒风凛冽。 “猛扑车窗势殊悍”中的“猛扑”是指猛烈地冲撞,“窗”是指车窗。“势殊悍”是指气势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