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侯本武人,科举偶所慕。
弃官更纳粟,被刖尝至屡。
平生等身书,弦诵遍行路。
晚邀进士赐,食报一何暮。
回思丙丁间,春闱我犹赴。
都门有文会,子作必寄附。
传观比尤王,一读舌俱吐。
谁知厄场屋,同辈空交誉。
天倾地维绝,万事逐烟雾。
八股竟先亡,当时殊不悟。
寒窗抱卷客,亿兆有馀诅。
吾侪老更黠,检点夸戏具。
烦君发庄论,习气端如故。
答言几道:我与你相知,如故友重逢。
严侯本武人,科举偶所慕。
弃官更纳粟,被刖尝至屡。
平生等身书,弦诵遍行路。
晚邀进士赐,食报一何暮。
回思丙丁间,春闱我犹赴。
都门有文会,子作必寄附。
传观比尤王,一读舌俱吐。
谁知厄场屋,同辈空交誉。
天倾地维绝,万事逐烟雾。
八股竟先亡,当时殊不悟。
寒窗抱卷客,亿兆有馀诅。
吾侪老更黠,检点夸戏具。
烦君发庄论,习气端如故。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答言几道”是作者对朋友的回应,表达了他与朋友重逢的喜悦。
“严侯本武人,科举偶所慕。”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看法,认为严侯原本是一个武人,但后来却成为了一个热衷于科举的人。
“弃官更纳粟,被刖尝至屡。”这两句描述了严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惜放弃自己的官职,甚至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平生等身书,弦诵遍行路。”这句话表达了严侯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晚邀进士赐,食报一何暮。”这句话描述了严侯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功,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回思丙丁间,春闱我犹赴。”这两句回忆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的艰难经历,以及他对科举制度的反思。
“都门有文会,子作必寄附。”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功,他的文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传观比尤王,一读舌俱吐。”这两句形容了作者的文章非常优秀,让人读后感到震撼。
“谁知厄场屋,同辈空交誉。”这几句表示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看法,他认为科举制度使得许多人只注重名利,而失去了真正的才华和才能。
“天倾地维绝,万事逐烟雾。”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八股竟先亡,当时殊不悟。”这一句表示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反思和批评。
“寒窗抱卷客,亿兆有馀诅。”这一句描绘了一个苦读寒窗的书生形象。
“吾侪老更黠,检点夸戏具。”这两句表示了作者对自己年岁的感慨和自嘲,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