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注释: 1. 地辟天开待钜观,争教理会到儒酸:大地裂开,天空开阔,等待着壮丽的景色展现。但人们却只懂得钻营名利,追求儒家的道德修养。 2. 莫从鼠窟营生活,敢请诸贤放眼看:不要像老鼠一样在鼠洞里过活,敢于请诸位有见识的人睁大眼睛看一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看到大地裂开,天空开阔,等待着壮丽的景色展现,但人们却只懂得钻营名利,追求儒家的道德修养
【释义】 张翼桐请求题词逊庐诗思图。 批抹月色,奋笔初起,夸耀唐人抑宋人之风格力争余韵。 如今诗人小雅在哪里?欲披花经问逊庐。 【赏析】 这首诗是张翼桐求题逊庐诗思图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内容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艺术上以“抹月批风”为引子,引出对逊庐(作者)的评价和疑问,最后以“欲披花经问逊庐”作结,既表达了诗人的敬仰之情,又抒发了求索之意。 “抹月批风奋笔初,矜唐抑宋力争馀
【注释】 韬庵:指宋代画家米芾。第六女敏修:指北宋著名诗人苏辙之妹,字季真。罗江:在今四川省绵阳市。调粉:指画眉。清湘:即潇湘,湖南的别称。雪后峰:指雪后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苏辙的六位女儿中最小的一位——苏小妹。诗题中的“韬庵”即米芾,是北宋著名画家,“第六女敏修”即苏小妹。 第一句写画笔诗心:用词简练,意蕴丰富,点明了作诗和绘画的主题;第二句写秀气钟:以秀美之气为钟
【注释】 马诗:指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首。刘平国拓本:即《马诗》拓本,刘平国所拓刻。癯(qú)求:指瘦骨嶙峋,形容马瘦。汉分:汉家之法度。姑墨:汉代西域国名,今新疆库车县一带。斯文:这里指儒家经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马诗作的题跋。作者在题跋中首先指出了马瘦的特点:骨骼瘦弱,皮毛不丰,无波无澜,与汉朝时不同。然后,他又从马的不同方面作了说明:一到东边西边便成了别一种风格
淡路丸舟中 同洲二帝欲同尊,六客同舟试共论。 人定胜天非浪语,相看应不在多言。 注释:在船上,两位同洲的皇帝想要平等地尊荣彼此,六位客人在船上一起讨论问题。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然现象,这并不是空洞无物的话语,他们彼此看着对方,应该不需要多说什么。赏析:诗中描述了作者与友人在船上共同研讨问题的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定胜天”的看法,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可以战胜自然和命运
【注释】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字清臣,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安禄山叛乱时,被任命为平原太守和河北节度等使,讨伐叛军有功。后任御史大夫,封鲁郡公。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直言犯上,为官清廉,被后人称为“颜文忠”。 杨一斋: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颜鲁公三表帖: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中有一篇《颜勤礼三表》,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其中记载了颜真卿年轻时写给父亲的三封信
注释: 六十年来,我寻找自己的足迹,却不知在哪里。惊闻你和立之又在双林寺相约,我不禁感叹。含情脉脉地询问你,是否还记得同光年间的事?只有西山的雨意,让人感到深深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友情的诗。诗人通过回忆六十年的生活经历,感叹与友人相见的喜悦与激动,表达了对友谊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含情莫问同光事”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西山的雨景
注释: 乱后难为山水游,好将游兴画中收。指乱世之后很难再游览山川水泽,只好把游兴寄托在绘画上。 为君更语读书乐,祇对青山不下楼。为你再次讲述读书的乐趣,面对青山我也不会下楼。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诗中既有对乱世的感慨,也有对读书的热爱。诗人在乱后难为山水游,好将游兴画中收。这里的乱后,可以理解为乱世之后的动荡不安,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
李厚基求题所藏李星野先生书册 诗句释义: 1. 强项当年慑万夫:指的是李星野先生年轻时非常强大,足以令众多敌人畏惧。这里的“强项”指力量或才干;“慑万夫”则表示其威压广大,无人能敌。 2. 食贫岁晚溷泥涂:意指在晚年时,他因贫困而生活潦倒,处境艰难,像污泥一样难以自拔。这里“食贫”指生活贫困;“岁晚”指年老;“溷泥涂”形容生活困顿,无法自立。 3. 故交遗墨空惆怅
【注释】 闰二月十日:农历闰二月的第十天。中照:即张中照。微疾:小病。卒:逝世,突然去世。沪寝:上海的坟墓。偕景垂:张景垂。自青岛航海十八日:从青岛乘船十八天到上海。 启棺一视真长决,面色如生识汝哀:打开棺材一看,发现真的是张中照(真长)。面色像活着时那样,认得出你悲痛的样子。 四十九年缘顿尽,不留十日待人来:张中照与张景垂分别四十九年了,缘分已经尽了,他不能活过十天,所以没有等来你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