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解析】 本诗为作者晚年的感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 首句“去来谁梦复谁真”,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去”指离去,“来”指归来,两句合起来表达的是人生的聚散离合。“梦”与“真”相对,是说一切事物都是虚妄的,如梦如幻。“丛菊年年伴此身”,意思是说菊花每年都会陪伴着我。这几句写诗人在花下徘徊,感叹人生无常,世事皆空。 中间两句写诗人在花下徘徊,感叹人生无常,世事皆空
日本渡边晨亩求题所画孔雀展屏 手张孔翠惜鬖鬖,此画曾过夜起庵。 且傍寒泉避牛触,徘徊五亦厌东南。 注释: 1. 日本渡边晨亩:指日本的画家或诗人,名字不详,但以画孔雀著称,此处可能是在寻求一幅孔雀展屏的绘画题诗。 2. 手张孔翠惜鬖鬖:意为手捧孔雀羽毛,珍惜这美好的事物。鬖鬖,形容孔雀羽毛的美丽。 3. 夜起庵:夜晚起床时,即夜深人静之时。 4. 傍寒泉:靠近清凉的泉水边。 5. 牛触
岩田爱之助、俱游圆山公园入长乐寺访赖山阳墓 《春秋》空抱尊王志,未有山阳史笔功。 破晓穿林来一揖,暗愁文字掩英雄。 注释: 岩田爱之助:日本明治时代政治家岩田弥太郎的长子。俱:一起。圆山公园:即现在的东京上野公园。长乐寺:位于京都市左京区大原山麓。赖山阳:日本国学家、汉学家。 《春秋》:春秋二字,是当时对汉文的一种尊称。尊王志:尊崇王室,以王道治国的政治思想。山阳史笔功:指山阳的史学成就
《正月十五夜》 一街寒月光如水,七十老翁夜独醒。 回首年华无觅处,漫从文字乞馀灵。 注释: 1. 一街寒光:指月光洒满街道,如同冷清的寒光。 2. 七十老翁:形容诗人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仍然保持着清醒的状态,独自在夜晚思考。 3. 回首年华:回顾过去的时光,感慨岁月的流逝。 4. 无觅处:无法找到任何线索或踪迹,形容时间已经过去,无法挽回。 5. 漫从文字:随意地阅读书籍、文章等
【解析】 “残宵”意为“将尽的夜”,指天快要亮的时候;“孤”意为“独自”;“惊”意为“惊动”。这首诗是诗人观月后即兴所做,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坐、静观皓月,直到东方初升的感慨。 第一句:“残宵”,指将尽的夜,指天快要亮的时候。 第二句:“孤坐”,独自一人坐着。“暗裹流光”,意思是在黑夜之中看见月亮。 第三句:“夜色苍苍”,天色已很暗淡,但还欲收欲尽。“收欲尽”指天色将尽未尽的意思,也指人已入老境。
【注释】 十月:指农历十月,即秋季。雾阁云窗:指云雾缭绕的楼阁,如在云雾中的窗户。西倾:指西坠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秋夜里看到落月的情景。 首句“凄清月色无今古”,诗人以“凄清”二字总写秋夜之景,以今古相对,强调了时间的变迁与景物的变化。接着,诗人以“寂寞人间有死生”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这里的“寂寞”既指人世间的寂寞,也指自然景物的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棨所作,其内容如下: ``` 帝座真看致客星,杀机天发几曾停。 西风又作新凉味,闲煞三秋偃月厅。 ``` 注释与赏析: 1. 关键词解释: - “帝座”: 指皇家宫殿,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座位。 - “致客星”: 古代认为天上有客星出现是帝王之兆,此处可能暗喻朝廷中的权贵。 - “杀机”: 指权力争斗,政治斗争的激烈。 - “三秋”: 指秋季三个月,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
【注释】 亲受《尚书》:指接受《尚书》的教育。乙庵叟:即王安,字乙庵。海藏楼:指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陈栎(号海藏),曾建有藏书之楼。商量志业:商议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春秋:借指时间。九幽:指人死后的阴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临别时,勉励友人要继承发扬先贤的遗风,以学问来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并希望死者能进入天堂。全诗情真意切,语言流畅
食菜尾羹绿豆浇饭, 鸡子调黄嫩似橙,芥根屡切不妨生。 会心正在酸咸外,一啜闽中菜尾羹。 译文: 吃着蔬菜做的尾羹,用绿豆汁来拌饭。 鸡蛋黄调得像橙一样鲜艳,芥菜切得很细也不怕生。 只有当味蕾真正领会了酸甜之外的味道时,才能品尝到闽中的美味尾羹。 注释: 1. 食菜尾羹:用蔬菜做成的汤或羹作为主食。 2. 绿豆浇饭:用绿豆汁拌米饭。 3. 鸡子调黄嫩似橙:鸡蛋黄调得很鲜艳像橙一样。 4.
【注释】 廿九:即九月九日。古代习俗,重阳日有登高、饮菊花酒等风俗,这里指重阳节的夜晚。四鼓:指子夜时分打四次更鼓,是古人报时的方法。作:起。 冰簟(diàn):冰制的竹席。银床:银色的床上用品。暑:炎热。 萤火:一种昆虫,在夜间发出微弱的光线。堕(guō)高楼:从楼阁上落下。堕,同“堕”,落也。 明河:明亮的银河。向西南泻:银河向西北方流去。泻,通“泻”。 金风:秋风,秋天的风。万斛(h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