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俨
诗句: 西湖岸东畔,上有故人居。 译文: 西湖岸边的东边,有位老朋友居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首句“西湖岸东畔,上有故人居”直接点明了地点和主题,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次句“会数常凭梦”表达了诗人常常借助梦境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三、四两句“直钩聊作钓,大泽岂忧鱼”运用典故,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宽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境遇和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鉴赏。 首联“城郭依青嶂,门墙带碧流”意思是城外有青山环绕,城内有碧水流过。此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 颔联“出游无十里,来往有孤舟”意思是外出游览不需要走多远,因为附近就有一座孤独的小舟可以搭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性词语、语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别春”意思是告别春天,抒发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九十春光尽,如君惜别何”意思是说春天虽然过去了,但是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尽了,你为何还要如此伤感?“树头花片少,林外鸟声多”的意思是说树上的花瓣已经少了,而树林外的鸟儿叫声却很多。“抚景频移席,怡云独放歌”的意思是看着眼前的风景
注释: 一夕金风动,飘然振客衣。 —— 一夜之间,秋风劲吹,把客人的衣袖都带得飘飘荡荡。 自知秋尚早,又逐燕先归。 —— 我自知秋天还没到,但已经迫不及待地像燕子一样飞回了。 水落江流急,天寒树影稀。 —— 江水下落,水流湍急;天气寒冷,树木的影子也显得稀疏了。 独怜城上月,不减旧清辉。 —— 只有那城墙上的月亮,依旧如往常一样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
题林廷振扇 前舟泊沙汀,早发不相待。岸口树阴多,天边风色改。抚几对青山,何须更沧海。同时采珠人,今有几人在。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诗句一: - 原文:“前舟泊沙汀,早发不相待。” - 注释:前面的船停靠在沙滩上,早晨就出发了,没有等待。 - 译文:前面停着的船停在沙洲边,早早地出发不再等待。 2. 诗句二: - 原文:“岸口树阴多,天边风色改。” - 注释:岸边树木的阴影更多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卷六百八十八,作者是李商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 1. 初夏天犹冷:表示初夏时节天气依然寒冷,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2. 疏帘日渐长:描述窗户上悬挂着稀疏的帘子,阳光逐渐渗透进来,使得室内显得更加明亮。 3. 读书穷壸奥:指读书时深入挖掘书籍的内涵和意义,穷尽其中的道理。 4. 问字识偏旁:指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
【注释】 沈克寅:作者的友人,字克寅题:为……题词 功名无捷径,学问有阶梯。 功名无捷径:指功名事业不能靠走捷径获得; 学问有阶梯:指学问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夜寝常看月,晨兴每听鸡。 夜寝:晚上睡觉。 常:经常。 看:观察、凝视。 月:月亮。 晨兴:清晨起床。 每:每次,每每。 听:聆听。 鸡:公鸡。 要从年少日,思与古人齐。 要从年少日:要立志于年轻的时候,要立长志
北望 北望:向北远望。北望,即《北征》。这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被贬为左拾遗时写的,作于公元754年(唐代宗大历九年)。当时吐蕃军攻扰陇右、安西、北庭等州,朝廷命郭子仪出师抵御。杜甫写此诗以自况,并表达了他对国事的担忧。 【注释】 烟火千家瘴:指南方潮湿湿热之地,瘴气弥漫。 霜风十月天:指秋季,霜冷的风,指天气寒冷。 群臣不从驾:指群臣不听从皇帝的旨意,不肯出征。 八骏自巡边
注释: 朝天宫习仪回道中口占一首 翠华前日出,戎辂几时还。 绵蕞依穷塞,嵩呼出远山。 云迷青琐闼,月照玉门关。 汉槛嶙峋在,凭谁许一攀。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七言绝句,诗人在朝天宫习仪回道中即兴口占,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 首联“翠华前日出,戎辂几时还”
送李司徒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这里泛指南方。 佳山水:美好的山水风光。 悤悤:忧愁烦闷的样子。 栖霞: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聊试屐:姑且试试鞋。 静海:大海。 道梗:道路艰难。 谁(shu):疑问代词,何,怎么。 身轻:身体轻盈,无负担。不用忧:不必担心。 劝公:劝告你。入险:进入危险的地方。 住:停留。 扬州:古地名,今江苏扬州市。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