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岁暮江春忆故园,片云犹隔路三千。 岁末(即岁暮,一年结束的时候)时,我怀念故乡。一片飘浮的云彩似乎相隔着遥远的路程。 长歌作客岂今日,拔剑出门思去年。 我在异乡漂泊,何时才是归期?我拔剑出家门,思绪却是回到去年。 古歙春归梅似雪,吴江风静水如天。 春天来临,古歙县的梅花盛开,如同雪花一般纯洁美丽。吴江两岸,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提倡写文章要“文以载道”,反对当时流行的骈文和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提倡“文从字顺”的散文,并力反佛道,主张儒家思想。 下面是对诗歌逐句的解释: 1. 百炼冰清任断魂,吹竽无意上王门。 - “百炼冰清”形容人品高洁如冰一般清白无暇。 -
这首诗是高德初在一次宴会后写给友人的一首次韵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梦破梅花夜不眠,满床明月正中天。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醒来时的情景,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里的“梦破梅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而“满床明月正中天”则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孤寂与清冷。 一时用舍真儿戏,千古兴亡著简编。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得失荣辱如同儿戏一般
【注释】 至日:即初七。吴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为春秋时吴王的故居之地。地底还,谓地老天荒。 海帆:大海上飘荡的船帆。几点:形容不多。落天外,指从海上飘来。塞雁一声来日边,塞雁:指边塞的大雁。塞,泛指边关。来日边,指从塞北飞来的。弹铗:战国时楚人宋玉《九辩》中有“抚长剑兮拥幼艾,立四筵兮张华盖”句。此处借以自喻,言我怀才不遇,有志未伸。迁代舍:指升官改调。思莼未许赋归田,思莼
【注释】 奉赠唐佐衡老师平生每愧朱公惔,岁晚忽逢唐子西。 上国未瞻郊凤至,故居空听夜乌啼。 谈诗抵掌唾壶缺,把酒临风江月低。 他日卜邻何处好,黄山高与白云齐。 【赏析】: 本诗是作者为唐佐衡老师而写的一篇赠别之作。 首联“平生每愧朱公惔,岁晚忽逢唐子西”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慕之情。诗人自比为朱公惔,意指自己虽然一生清贫,但心中却无愧无悔,而对唐佐衡老师,则以子西相称,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
【注释】 雨中奉寄:在雨中给李仲吉员外戴子华写诗。戴子华字安道,是李白的好友。 兴来欲访:兴致来了想去拜访。 长怀:常想念。 谪仙:李白自称为谪仙人,这里指李白。 客里风光:指自己客居异乡的景象。 同今日:和今天一样。 才名:才华与名声。 主:主宰,支配的意思。 中兴:指国家政治清明。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此时杜甫困守长安,处境艰难,而李、戴二人均在流寓之地。杜甫因思念朋友
风急舟轻似马奔,楚吟又动望乡魂。 暮云三塔林间寺,茅屋几家湖上村。 雁阵远冲霜浦令,边尘遥接戍楼昏。 平生每爱逢僧话,带月何妨叩梵门。 注释: 风急舟轻似马奔:形容船行迅速如同疾驰的马。 楚吟:楚国的音乐,这里指思乡之情的抒发。 望乡魂:指思念家乡的情怀。 暮云三塔林间寺,茅屋几家湖上村:夕阳下的三塔寺在暮云中若隐若现,湖上的几座茅草屋显得特别宁静。 雁阵远冲霜浦令,边尘遥接戍楼昏
【注释】 嘉兴:今属浙江省。通济:指通济桥,位于嘉兴市南,是古代通往杭州的必经之地。林屋:指山林别墅,这里泛指隐居之处。竹阴风细:指竹林里,风很细,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花落莺啼:指春天到来时,花儿凋落,黄莺鸣叫。嗔妄想:指烦恼、妄想。飘零:指漂泊无依。归去家山拜老亲:回到家乡,拜访年长者。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描写了作者在嘉兴通济院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他经过平湖湖面
【注释】南金:指南方的金子,喻指名重一时的人。陆沉:比喻隐居不仕。异路:指作者从京城到山阴县丞陈大用处。五更心:泛指夜深人静时思念家乡的心情。扁舟:小船。 【赏析】 《奉寄山阴县丞陈大用》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应召赴任山阴县丞而作。首联以“才名”点题,写自己有才学、有名气。颔联写自己与友人同往山阴县丞的任职地,但因路途遥远和时间紧迫,不能久留,只能匆匆告别
【译文】 七月的秋风在江上吹拂,把客居之人的衣衫都打湿了。 江边的边塞雁群又向南飞去。报君一物曾无补,作客一年犹未归。 菊花还未沾上新的雨露,白云应锁旧日柴门。登楼莫忆去年事,且向栏杆看落晖。 【注释】 1. 江上:指江南的水乡之地。风:此处指秋风。2.客衣:指寄身异地的旅人的衣服。 3. 塞雁:塞外的候鸟,即鸿雁。南飞:向南飞去。 4. 报君:报答君王。寸铁:形容力量微小,比喻无法报答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