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每愧朱公惔,岁晚忽逢唐子西。
上国未瞻郊凤至,故居空听夜乌啼。
谈诗抵掌唾壶缺,把酒临风江月低。
他日卜邻何处好,黄山高与白云齐。
【注释】
奉赠唐佐衡老师平生每愧朱公惔,岁晚忽逢唐子西。
上国未瞻郊凤至,故居空听夜乌啼。
谈诗抵掌唾壶缺,把酒临风江月低。
他日卜邻何处好,黄山高与白云齐。
【赏析】:
本诗是作者为唐佐衡老师而写的一篇赠别之作。
首联“平生每愧朱公惔,岁晚忽逢唐子西”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慕之情。诗人自比为朱公惔,意指自己虽然一生清贫,但心中却无愧无悔,而对唐佐衡老师,则以子西相称,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
颔联“上国未瞻郊凤至,故居空听夜乌啼”两句,描绘了一幅别离的画面。上国即京城,郊凤即凤凰鸟,这里比喻唐佐衡老师;故居空听夜乌啼,则是说在告别之时,只能听到乌鸦的叫声,表达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
颈联“谈诗抵掌唾壶缺,把酒临风江月低”两句,描写了作者与唐佐衡老师一起饮酒作诗的情景。抵掌即拍掌,形容谈笑风生;唾壶是古代的一种酒杯,此处用以比喻酒壶;把酒临风则形容饮酒时的感受。江月低,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的宁静氛围。
尾联“他日卜邻何处好,黄山高与白云齐”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卜邻,即选择居住的地方,黄山高与白云齐,则是以山的高度来形容黄山之美。这里的“他日”、“何处好”,既指未来可能居住的地方,也暗示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本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对谈诗作酒情景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现了作者对唐佐衡老师的敬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