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澄空碧霄远,蓐收气肃寒云卷。
数声嘹唳天外来,低落平沙水清浅。
羽毛独尔知随阳,岂为饥肠怀稻粱。
衔芦不烦避矰缴,解网今已同商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秋兴八首·其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秋景图。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秋天的天空澄澈,碧空万里,远处的霄汉高悬。
天边寒云卷起,肃杀之气弥漫。
数声雁鸣,划过长空,声音嘹亮。它们降落在平沙之上,水波荡漾,清澈见底。
雁儿独自知道随着太阳的方向飞行,并非因为肚子饥饿而寻找稻粱。
它们不害怕猎人的弓箭,也不躲避渔人的网具。
现在解网捕鱼,商汤王已经实现了这一伟大成就。

注释:

  • 平沙落雁:指大雁在沙漠或草地上休息的景象。
  • 秋色澄空碧霄远:描述了秋天天空的辽阔和高远,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 蓐收气肃寒云卷:蓐收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这里用来形容秋风的寒冷和威严。
  • 数声嘹唳天外来:雁群在空中飞翔,发出清脆的声音。
  • 羽毛独尔知随阳:大雁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飞行方向。
  • 岂为饥肠怀稻粱:大雁并不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存,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谷物和昆虫。
  • 衔芦不烦避矰缴:大雁不怕被箭射中,因为它们知道如何躲避危险。
  • 解网今已同商汤: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曾经废除了捕鸟的禁令,使得鸟类得以自由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通过对大雁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大雁不仅美丽而且智慧,它们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诗人也通过大雁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自己对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