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允泓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开尊北海未经旬,闻笛山阳又暮春。 客座褷蛸依网户,影堂灯火照纶巾。 素车定感心知友,斗酒还期腹痛人。 哭罢那堪重回首,江天一雁噭离群。 【注释】: ⑴开尊北海:指在北海开宴畅饮。《汉书·王褒传》:“上令乐府诸官与群臣飨饮作诗。” ⑵山阳:古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⑶褷蛸:蜘蛛。 ⑷影堂:指徐子元晦(1850—1924)的灵堂。 ⑸素车:指丧车。 ⒃痛人:伤人心。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自夷氛起大东,仪图牖户与家同。犬羊敢蚀金瓯限,虮虱空劳田舍翁。卜式异时真许国,弦高他日岂论功。王师行报收辽海,一盏吾当酹殡宫。 诗句释义 1. 自夷氛起大东:自从外敌入侵东方,我的家园和国家遭受重创。 2. 仪图牖户与家同:我的家庭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如同门窗被破坏无法居住。 3. 犬羊敢蚀金瓯限:那些侵略者的野心和残忍行径,竟然企图摧毁我们宝贵的国土。 4.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泪泻娄江不断流,东仓今日是西州。忽疑清影蛟龙食,瞥见华堂鼠雀游。柳市莺花悲侠少,兔园膏火泣书生。帷堂一哭知多少,谁把深心仔细评。 此诗以悲怆的笔触描述了作者在娄江边听到徐子元晦之死而引发的哀痛。"泪泻娄江不断流"描绘了悲痛之情无法抑制;"忽疑清影蛟龙食,瞥见华堂鼠雀游"则形容徐子元晦生前豪情壮志与死后萧条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开尊北海未经旬
原文 中原枢管是荆襄,恢复从兹起旧疆。 蝼蚁也须先斩馘,麟猊何敢尚披猖。 异时得固三年守,兹日先培六郡良。 谁把君侯经画苦,都堂一问贾平章。 译文 中原枢管位于荆襄,恢复开始于这片土地。 蝼蚁必须首先被消灭以阻止其嚣张,麒麟的威严怎能再横行无忌? 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坚守这三年,如今就应培养好六郡的民众。 是谁将你为国出谋划策的辛苦告诉了朝廷,在都堂上向贾平章询问。 注释 注释1
《金元诸公遗集》五首之三 金元之际的诗人元遗山,他的诗作中蕴含着对江山的无限遐思。在这首诗中,他首先以画省无心久握兰来描绘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淡泊之心,接着用西湖花月正丛残,暗示了西湖的美丽和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 “共传军府题诗客,肯作吴藩入幕官”一句则揭示了他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渴望像古人那样挥洒笔墨,抒发胸中豪情,而不愿做一名幕府中的小官。通过这些诗句
读岳忠武传四首 岳飞事迹与其历史影响 1. 傅张不得终经制,韩岳何劳更枕戈 - 原文:傅张不得终经制,韩岳何劳更枕戈。 - 译文:傅、张两位将领未能最终完成国家的大业;韩岳,你又何需再为国效力,继续披甲上阵,面对敌人。 - 注释:经制,指治国之道或国家制度;傅、张未完成使命可能指他们在战争中的失利或战事结束;韩岳此处指南宋名将韩世忠,他多次击退金军但未能彻底统一中国;何劳再枕戈,意为无需再次战斗
金粟风流彼一时,尘编犹见虎头痴。 五陵埋骨遗山址,二秀消魂记水湄。 南国烟花方旖旎,上都纲纪正迷离。 谁将至正夭魔乐,省识开元十二诗。 注释: 1. 金粟风流彼一时:金粟,比喻才华横溢的人,风流,指当时的文学氛围。彼一时,指的是过去那个美好的时代。 2. 尘编犹见虎头痴:尘编,形容书籍被尘埃覆盖,难以辨认。虎头痴,用来形容书籍中那些珍贵的、珍贵的篇章。 3. 五陵埋骨遗山址:五陵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泪泻娄江不断流,东仓今日是西州。 忽疑清影蛟龙食,瞥见华堂鼠雀游。 壮志未忘酬裤下,豪情常自卧床头。 崟崎历落成何事,赢得乡人笑不休。 释义:泪水不断流淌在娄江中,今天的东仓就是昔日的西州。突然之间,我仿佛看到了蛟龙正在吞噬着那些老鼠和小鸟。尽管我有雄心壮志,但仍然无法忘却过去的生活,豪情壮志常常让我躺在床上沉思。我的处境就像崎岖不平的山路一样,这又何必在意呢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所作的,表达了对国家沦陷和个人流亡的深切悲痛。 诗句注释: - 天造临安胜雒中:天造,即自然造就,临安,即杭州;雒中,指洛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然造就的杭州胜过了历史上著名的洛阳。 - 西湖浑似化人宫:化人宫,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宫阙,这里用来形容西湖的美丽。 - 两高黛抹垂帘见:两高,指的是杭州的两座高峰;黛抹,指的是美女的妆容,这里的黛指的是山的颜色;垂帘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首: - 静看世变起徐徐:形容对世界变化保持冷静观察。 - 阁夜挑灯检《七书》:在夜晚的阁中,借着灯光仔细阅读《七书》。这里的"《七书》"可能指的是《尚书》、《诗经》、《礼记》等古代文献。 第二首: - 新韵争传《梁父》似:指诗人们争相效仿《梁父吟》的风格。 - 老谋谁复绕朝如:意指没有谁还能像战国时范雎那样出谋划策。 第三首: - 侵凌汉地吾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