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情感。“大言惊宇宙,小隐适山林”:豪壮的言辞震惊天地,隐居山林以自得其乐。“观世壶中静,知机象外深”:观察世事在壶中宁静,洞察时局像影子一样深远。“洞文开万卷,绛岭历千寻”:藏书丰富,如山之高峻;经文浩如江河,源远流长。“雄心沉白水,锐气炼黄金”:雄心如白水般沉静,锐气可磨炼出如黄金般坚毅。“谒圣玄宫里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修炼的诗词,其内容和翻译如下: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一: 道自心灵悟,机因物象生。 玄风流日用,妙理在常行。 神气超无极,精微合有情。 玉藏山自润,珠在水还明。 松子非难学,王乔本易成。 何人寄丹诀,白日试飞升。 注释与赏析: 1. 道自心灵悟:这里的“道”指的是修炼的路径或方法。通过内心的觉悟来理解和领悟这种修炼的途径。 2. 机因物象生
【译文】 神仙应治世,辅弼自须才。 玉殿重门启,丹宫复道开。 三花明户席,八桂隐樽罍。 尧让夔龙入,轩聪后牧来。 知人千载备,得一万方回。 南极星光见,遥知接上台。 【注释】 1. 步虚词二十三章: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以赞美仙道、仙境和仙人。 2. 神仙应治世:指神仙应该治理天下,使世界和平稳定。 3. 辅弼:辅佐君王,帮助治理国家。 4. 玉殿:指帝王的宫殿,玉石建造,极为华丽。 5
【注释】 1. 步虚词:道教中的颂神歌,用以超度亡魂的宗教音乐。步虚,指在天空中飘忽不定地行走,是道教中的一种仪式。 2. 金鼎诀:指《太上黄庭内景经》中的修炼法门。 3. 碧山:指道教中的神仙居所,通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 4. 韩生:指韩愈。韩愈曾游历过道教中的神仙居所,与道教有所交流。 5. 青牛:指老子骑过的青牛。 6. 玄鹤:指道教中的祥瑞之物,通常用于祈求平安吉祥。 7. 十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译文 1. 一法齐王化,千灵肃圣筵。 - 这一句的意思是“用佛法来统一王权,使神灵都恭敬地坐在宴会上”。 2. 庄严安宇宙,变化转山川。 - 这一句的意思是“让天地都显得庄严,山河都能变换”。 3. 玄圃人间辟,神洲陆地旋。 - 这一句的意思是“开辟了人间的玄府,把神洲变成了陆地”。 4. 玉麟心出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步虚词》中的第23首。这首诗以道士炼丹为主题,描述了道士们修炼真气、神兵出世、驱驰战阵、威名远扬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和道教文化的赞美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道士炼真文,天机隐白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士们正在修炼真气,他们的天机被隐藏在了白云之中。这里的“真文”可以理解为道教的教义和文化,而“天机”则指的是天地之间的秘密或者玄妙之处。 第二句:“神兵朱火出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八 忏悔从心起,修持自道生。 注释:内心的忏悔与自责开始萌动,这是修行的基础。 七签书日展,六甲义时明。 注释:七天的修行使书中的日神展开,六个月的修行让义理在时刻中明亮起来。 伏虎风常寂,降龙电自横。 注释:伏虎的风常常寂静,降龙的电自自然然。 金箱图北岳,玉局运南征。 注释:用金箱画图来描绘北方的泰山,用玉局来安排南方的征伐。 造化壶中转,星辰掌上行。
注释: 曾跨青霄鹤,来听碧树鸡。 莲花从火发,桂叶与云齐。 目旷乾坤小,身高日月低。 壶中双凤隐,剑外六龙迷。 药性因明启,丹功自敬跻。 崆峒何用访,于此识端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修炼的过程中,通过聆听自然之声,感受到天地万物的变化和生命的力量。诗人以鹤、鸡、莲、桂等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天地的广阔和自身与日月的关系,展现了内心的宽广和高远
这首诗是唐代李峤的《步虚词二十三章》中的第15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将门应学道: - 注释:将军的家族应当学习道教,以修道为业。 2. 仙法自通兵: - 注释:修炼成仙的方法可以精通军事策略。 3. 宝剑神灵授: - 注释:剑是由神灵授予的,象征着神圣的力量和权威。 4. 真符虎豹行: - 注释:真正的符咒可以驱使老虎和豹子行动。 5. 仁风随后殿: - 注释
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三: 大圣摛言密,神仙立意高。 明心神不变,知命意先豪。 要领参麟角,精微入兔毛。 三才披道奥,六籍悟真韬。 世泰登金马,时危命宝刀。 文章藏石室,不必著离骚。 注释: 1. 大圣:指大圣,即指仙人或圣人,此处泛指有神通广大能力的仙人。 2. 摛言密:言辞精妙,言辞巧妙。 3. 神仙立意高:仙人的思想境界很高。 4. 明心神不变: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5. 知命意先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