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注释】 步虚词四首其一:指道教的《步虚词》,这是道教的宗教音乐,以唱诵神仙故事和颂扬神道为主。紫虬,即赤龙。驾,骑。輧,通“驰”。绛露,绛珠之水。宝盖,仙车。霓旌,彩虹般的旗幡。太清,天上的仙境。真童,指真人、仙人。相迓,迎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乘赤龙升天入仙境的诗。 首句“紫虬何婉婉”,写乘赤龙升天,其状如云中飞腾之紫龙。“紫虬”二字,是说此龙的颜色。据《博物志》卷三载:“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榑桑启丹景,祥光烛璇霄。 注释:榑桑(qian shan)启丹景,指的是太阳升起,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祥光烛璇霄,是指祥光照亮了高高的璇霄(即天空)。 赏析:诗中描绘了清晨时分,太阳初升,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的美丽景象。 2. 肃驾朝紫皇,大罗望迢迢。 注释:肃驾朝紫皇,指的是皇帝的车驾整齐划一,准备出发去朝见皇帝。大罗望迢迢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步虚词四首》中的第三首。步虚词,即道教中描述神仙行走于云端、云路、云宫的一种诗词形式。诗中通过生动的景象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翻译 - 高升紫极上,独步金阙前。 - “高升”指的是提升到极高的地方,“紫极”通常指的是天界的最高层,这里指仙人居住的地方。“独步”意味着独自一人前行。 - “金阙”指的是皇宫中的宫殿,通常用来象征仙界
步虚词四首其四 注释:步虚词:道教的祭歌。四首:这是第四首,是其中的一首。 肆觐白玉京:尽情地观赏玉京城的景象。肆觐,尽情地观看。 高登明真台:登上明亮的真台。高登,登上。明真,明亮的、真实的。 遥望三素云:远远望去,看到三朵素色的云彩。三素,指三片白色的云。 飘飘绕蓬莱:飘动着环绕在蓬莱仙山上。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 仙山郁嵯峨:仙山高大而雄伟。 蟠桃几回开:蟠桃树多次开花。蟠桃
诗句释义:山风和露水将山野覆盖,深翠微光中暗尘不沾衣物。夜深人静之时拄杖化身成龙飞去,斜靠在枯藤上送走了夕阳的余晖。 译文:在深深的山野中,风露洒满了整座山,使得山林显得更加幽深翠绿。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细微的灰尘也无法沾污衣衫。夜晚降临时,我拄着拐杖化作龙身飞走,倚靠在枯萎的藤蔓上,送走了夕阳的余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中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场景。诗人以风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
【注释】 紫霞:指天空中紫色的彩霞。 岩西畔:山的西边。 水水山山:形容群山重叠,连绵不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写日暖风和,晴空万里,天边飘浮着紫霞,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画。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色彩丰富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中。 第二句写紫霞映照着碧桃花林,景色更加美丽动人。这里的“开遍”二字
步虚词四首其三 芙蓉花下石阑干上,茅屋空山生早寒。 朱顶鹤双生养得高,有时骑向碧云端。 注释:在芙蓉花下,石制的栏杆显得格外醒目,空荡的山中早晨的寒意逼人。这些朱顶鹤被养得十分高,有时它们会飞到那片碧蓝的天空之上。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注释】 步虚:道家指召请神灵的一种仪式,常在夜晚举行。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住在山东的山中,相传已活了八百多岁。 紫鸾:传说中的神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溪边遇见一位神仙的情景。“溪后溪前路百盘”,写山间的山路曲折盘旋;“白云常护礼星坛”,说明有仙人在此设坛作法。“麻姑使者传书到,一派箫声双紫鸾”一句中,麻姑为使者,派使者来传达消息,并送来美妙的箫声。诗人用“紫鸾”形容箫声美妙动听
步虚词 雾阁深深客到稀,闲花绣满碧苔衣。 几回奏罢瑶台简,控得金虬月下归。 注释 1. 雾阁:云雾缭绕的阁楼。 2. 深深:深而长的样子。 3. 客到稀:客人稀少。 4. 闲花:盛开的花朵。 5. 绣满:用刺绣装饰。 6. 碧苔:绿色的苔藓。 7. 瑶台简:玉简。 8. 金虬:龙的一种形象,这里指龙形的云。 9. 月下归:月亮下归来,形容归来的景象。 赏析
步虚词赠汤炼师 风送仙香度玉墀,朝天归路月明时。 忽逢子晋云中下,借得龙笙鹤背吹。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 「风送仙香度玉墀」:风儿轻轻吹过,带着仙人的香气,仿佛飘过白玉般的台阶。 - 「朝天归路月明时」:清晨,我沿着朝圣的路前行,月光明亮照耀着。 - 「忽逢子晋云中下」:忽然间,遇见了名叫子晋的人,他如同云中的神祇一般降临。 - 「借得龙笙鹤背吹」:我借用了神鸟龙的笙和鹤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