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下石阑干,茅屋空山生早寒。
养得一双朱顶鹤,有时骑向碧云端。
步虚词四首其三
芙蓉花下石阑干上,茅屋空山生早寒。
朱顶鹤双生养得高,有时骑向碧云端。
注释:在芙蓉花下,石制的栏杆显得格外醒目,空荡的山中早晨的寒意逼人。这些朱顶鹤被养得十分高,有时它们会飞到那片碧蓝的天空之上。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芙蓉花下石阑干,茅屋空山生早寒。
养得一双朱顶鹤,有时骑向碧云端。
步虚词四首其三
芙蓉花下石阑干上,茅屋空山生早寒。
朱顶鹤双生养得高,有时骑向碧云端。
注释:在芙蓉花下,石制的栏杆显得格外醒目,空荡的山中早晨的寒意逼人。这些朱顶鹤被养得十分高,有时它们会飞到那片碧蓝的天空之上。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注释】 元明新居:指友人新居。元明:指唐末诗人元自昌、明崇俨,二人同号“二明”,故称。 岁暮天涯客:岁暮:一年将尽;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相依愿好邻:想与邻居友好相处。 楼台残夜月:残夜:深夜,即一更过后。 梅柳隔年春:梅柳:指春天的景物;隔年:过了一年。 契谊怜知己: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理解、同情、支持。 驰驱愧此身:驰驱:奔驰疾走;愧:惭愧。意思是说
【题解】 此诗为送张钟美去云南任事而作。诗人在临别之际,以比物兴怀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任职云南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 【注释】 1. 题竹:指题写于竹子上面的诗文。2. 张钟美待御、按云南:指代张钟美赴云南任职之事。3. 炎暑(shǔ):炎热的夏天。4. 琅玕(láng gān):玉名,比喻美好的事物。5. 南国:指南方地区。6. 见岁寒:见出严寒。7.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嘉定登圆通寺佛阁时,即景而作,与王节推相韵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其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 "酷暑":炎热的夏天。 - "宜":适合,适宜。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时花":指春天开放的鲜花,如牡丹、桃花等。 - "上槛":栏杆之上。 - "红":指花朵的颜色。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秋风萧瑟,昭庆寺里初升的旭日,映照回廊。颔联写松与橘。地古松能偃,山深橘未霜。颈联写登山。移舟还傍麓,著屐试登堂。尾联写登高。高阁凌云表,凭阑意自长。 【答案】 译文: 秋风拂着昭庆寺,旭日照耀着回廊。 大地苍老的松树,依然低垂枝叶;山深秋色浓郁,橘子还没有结霜。 船儿靠岸后,我仍想攀登到山崖上,穿着木屐登上佛塔。 佛塔耸立在云霄之上,站在楼上远望,心情悠然自得。 赏析:
诗句: 浦口桥西寺,水深尘事稀。重来黄叔度,尚忆陆探微。霜后惊红树,天南望紫微。还将五色手,归补衮龙衣。 译文: 在浦口桥西的寺中,湖水深沉,尘嚣已远。再次拜访黄叔度,仍然怀念陆探微。秋天霜后,惊讶于红色的树叶,向南望着紫微星。将那五色的手归还给国家,为补衮龙衣。 注释: 浦口桥西寺:位于浦口的地方桥梁西边的一座寺庙。黄纯玉之再游龙华也予不及再陪怅然次韵
【诗句释义】 1. 过水金山寺:经过金山寺。 2. 真怜地脉分:真的可怜大地脉络被分割。 3. 潮声生绝壁:潮声从断崖中传来。 4. 江影堕孤云:江流的影子落在孤独的云朵上。 5. 凉风吹秋至:清凉的风在秋天吹拂。 6. 长歌入夜闻:夜晚,歌声悠扬传遍。 7. 登临殊不极:登上高处,视野开阔,但并不达到极点。 8. 斜日伴微醺:斜阳下,我带着微醺的感觉。 【译文】 穿越水边金山寺
【注释】 ①长安:指京城。雨:连绵不断。 ②泥深:泥土过湿,不易穿鞋行走。屐(jī):古代的一种木制鞋。 ③乡远:家乡遥远,这里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 ④水气偏欺日:指连日的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太阳显得更加暗淡,不明亮;也暗含着连年天旱、雨水少的意思。 ⑤云阴:云雾遮天蔽日。妒秋:嫉妒秋天的到来,比喻天气阴沉,不利于农事的进行。 ⑥畿甸:指京师周围的地区。 ⑦禾黍(shǔ):庄稼和谷物。 【赏析】
注释: 1. 坐月喜易钦之见过:坐在月亮下,很高兴地迎接易钦之来访。 2. 方庭兀坐久,漏水静来闻:在庭院中静静地坐着很久,听到水声的声音传来。 3. 雉堞孤云补:城墙上的雉堞被孤独的云朵填补。 4. 旗竿片月分:旗帜杆上,一片月光照射下来。 5. 乡心基远梦:思念家乡的心情像是遥远的梦境。 6. 凉意感微醺:感受到了一丝凉爽,就像是微醺的感觉。 7. 赖有同心者,敲门慰藉勤:幸好有志同道合的人
第一首 连绵连夜雨,曲曲折折带着山。 隔着水听那喧与寂,经过十来天没有来往。 天连着大海近,人们比白鸥闲。 多依赖东风的力量,吹开春天到深闭的关。 注释:蒙蒙:细密的样子。曲曲:曲折。带:环绕。隔水:隔着水。分:分辨。喧:喧闹。寂:寂静。经旬:十天。天连:天边相接的地方。沧海:大海。闲:悠闲。多藉:依赖。借东风:东风之力,这里指东风带来春的气息。闭关:闭门谢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
寄孙思和 竟负回舟约,虚烦下榻留。 惟馀三亩宅,遥望七峰楼。 天接星文动,江涵雁影流。 烟花正无数,老眼几时休。 注释 1. 竟负: 最终未能实现 2. 回舟约: 指与某人约定的乘船返回 3. 虚烦: 白白麻烦别人 4. 下榻留: 留下住宿 5. 惟馀: 只有 6. 三亩宅: 形容房屋不大 7. 遥望: 远看 8. 七峰楼: 远处的山峰或建筑物 9. 天接星文动:
步虚词中秋 玉剪燕归秋社,木犀香浸云屏。连阴初霁月华清。恼煞碧天风劲。 细露凉生池阁,流云暗度瑶京。羽衣纤指学吹笙。不许人间偷听。 注释: 步虚词中秋:指在中秋之夜吟咏的诗歌。步虚,道教用语,意即踏着虚无缥缈的境界,登上仙界。中秋节时人们常在庭院中赏月吟诵诗篇,以示庆贺和祝愿。 玉剪燕归秋社:比喻燕子归来,秋天到来。 木犀香浸云屏:形容桂花盛开,香气四溢,如云雾般缭绕在屏风上。 连阴初霁月华清
步虚词·用换韵体题叶小鸾女士疏香阁主银影卷 已等镜空弦寂,早忘玉烂香销。绛霄吹落凤凰毛。想惹仙人烦恼。 绝代芳蕤易谢,传家副墨偏工。掌书例入易迁宫。聊仿西青谈梦。 注释:已等待镜空弦寂,早就忘记玉石的腐烂和香气的消散。绛霄吹落了凤凰的羽毛。想象着惹来了仙人的烦恼。 绝世的美丽花容易凋零,传世的字画特别擅长。掌管书法的人经常进入宫廷,我仿效他们的谈笑风生
步虚词 百载尚书私第,数家流水桥边。玉楼疏影堕花钿。香草美人深院。 遥指江头秋雁,剧怜沙外饥鸢。英雄几辈可能传。只记当时巴蔓。 注释: 百载:百年,一百年。尚书:指唐代宰相房乔(字玄龄)。私第:宰相的宅邸。 数家:几家。 玉楼:指尚书府中的楼台。 疏影:月光下的稀疏影子。花钿:指妇女首饰上的花朵形状的装饰品。 香草:指美人。 深院:指宅院中幽静的内室、闺房。这里指房乔的妻子韦氏。 江头
诗句解读 1. 《金蕊篇》:这是诗人在夜晚静谧时分吟诵的诗篇,可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已通妙悟未通玄:这句话表明诗人已经理解了许多深奥的道理,但还有一些尚未理解。 3. 谁知犹结飞霞佩,闲向云中响玉鞭:诗人用“飞霞佩”和“玉鞭”来比喻自己对诗词艺术的追求。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像神仙一样拥有这些宝物,并在生活中随时使用它们。 4. 瑶台宴罢碧云寒: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宴会结束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仔细阅读选项,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判断。 “逍遥一仙侣”,仙人伴侣,逍遥自在;“灵胎宝元阳”,指修炼成神仙的胎儿。 “天风震环佩,凭虚朝帝乡”,天风吹动玉佩,凭虚飘向帝王之都长安。 “驾以苍精虬,酌以青霞浆”,驾着青色龙形的马车,饮着青霞般的美酒。 “朝游华山颠,暮飞东海洋”,早上登上华山的最高峰
《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六》是明朝诗人沈鍊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浩浩虚无里,巍巍象帝先:在浩瀚无垠的虚无之中,巍峨的像帝一样存在。 - 浩浩虚无里:形容空间广阔无边。 - 巍巍象帝先:形容事物之高大,如同帝王一般。 2. 玉台凌万丈,琪树历千年:玉台高达万里,琪树历经千年依旧苍翠。 -
这首诗是《步虚词》系列中的第二十三章,主题是描述神仙世界的神秘景象和神仙们的生活。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五福宗洪范,三灵会洛书 - 五福宗洪范:指五种福气,即寿、富、康宁、好德、善终。这是古代中国认为的五条至高无上的美德标准。 - 三灵会洛书:三灵指的是道教中所说的天帝、地祇(土地神)、水神。洛书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宇宙生成之书,被认为是天地万物的起源。 2. 璿玑回气马,华盖转云车 -
【注释】 步虚词:道教用语,指神仙的行乐之词。青天极:天空极高处,比喻仙境。白日轮:太阳运行于天空中如一轮圆盘。目中轻世界:眼中所见皆为虚无缥缈之物。足下蹴星辰:脚踏星辰,形容遨游天上。元气:宇宙之气,这里指天地自然之气。真风:真正的风。亘:横穿。八垠:八方极远之地。青牛披绿甲:青色的神牛披着绿色的盔甲。白马滚红尘:黑色的神马在红色的尘土中奔跑。欃枪:彗星。亿万春:无数的春天。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青简鸟传来,金书花共开”两句写花木之奇丽。“悟真融碧落,探妙上瑶台”两句写花木之神韵。“浮名念里尽,乐意静中回”两句写花木与人的情趣相投。“玄漠明如电,沉深响若雷”两句写花木之气势。“春风行折柳,太极坐观梅”两句写花木之品格。“游戏三千界,悬知上圣才”两句写花木之超俗绝尘。 【答案】 译文:青翠的竹简上的鸟儿传书来报,金色的书页上盛开着鲜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情感。“大言惊宇宙,小隐适山林”:豪壮的言辞震惊天地,隐居山林以自得其乐。“观世壶中静,知机象外深”:观察世事在壶中宁静,洞察时局像影子一样深远。“洞文开万卷,绛岭历千寻”:藏书丰富,如山之高峻;经文浩如江河,源远流长。“雄心沉白水,锐气炼黄金”:雄心如白水般沉静,锐气可磨炼出如黄金般坚毅。“谒圣玄宫里
【注释】 步虚:道家指召请神灵的一种仪式,常在夜晚举行。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住在山东的山中,相传已活了八百多岁。 紫鸾:传说中的神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溪边遇见一位神仙的情景。“溪后溪前路百盘”,写山间的山路曲折盘旋;“白云常护礼星坛”,说明有仙人在此设坛作法。“麻姑使者传书到,一派箫声双紫鸾”一句中,麻姑为使者,派使者来传达消息,并送来美妙的箫声。诗人用“紫鸾”形容箫声美妙动听
【注释】 书扇:指题词于扇上。露下:夜幕降临。瑶空:银河。雁有期:大雁南飞,各有归期。高楼:指临江的高楼。凝望:伫立观望。芙蓉(荷花):又称菡萏,花未开时呈青绿色,开后则变粉红色。红芳:红色花瓣。所思:所思念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位女子在月明之夜,倚楼远眺,看到江对岸有一棵盛开的荷花(即“隔江一片芙蓉树”),便想折一枝红芳送给远方想念她的心上人(即“欲采红芳寄所思”)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一 陆深,字子渊,号闽山,明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风格豪放,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 注释: - 闽山南去是鳌峰:闽山的南面靠近的是鳌峰。鳌峰是一个著名的山峰,因其形似巨龙而得名。 - 鳌峰草堂多卧龙:鳌峰上的草堂中有许多文人墨客,其中卧龙是他们常用的称号,表示他们在文坛的地位与影响力。 - 春随花路八千里:春天随着花开的路径远行
诗句释义:山风和露水将山野覆盖,深翠微光中暗尘不沾衣物。夜深人静之时拄杖化身成龙飞去,斜靠在枯藤上送走了夕阳的余晖。 译文:在深深的山野中,风露洒满了整座山,使得山林显得更加幽深翠绿。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细微的灰尘也无法沾污衣衫。夜晚降临时,我拄着拐杖化作龙身飞走,倚靠在枯萎的藤蔓上,送走了夕阳的余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中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场景。诗人以风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
【注释】 紫霞:指天空中紫色的彩霞。 岩西畔:山的西边。 水水山山:形容群山重叠,连绵不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写日暖风和,晴空万里,天边飘浮着紫霞,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画。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色彩丰富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中。 第二句写紫霞映照着碧桃花林,景色更加美丽动人。这里的“开遍”二字
【注释】 蜥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五色彩丝长命绳:用五色线编成的长寿之绳。 宫监:指宫中的太监,也泛指宦官。 胜:胜服,指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时宫廷中的热闹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 首两句“石青蜥蜴泥金虎,五色彩丝长命绳”,描绘了端午节时的装饰品和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