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剪燕归秋社,木犀香浸云屏。连阴初霁月华清。恼煞碧天风劲。
细露凉生池阁,流云暗度瑶京。羽衣纤指学吹笙。不许人间偷听。

步虚词中秋

玉剪燕归秋社,木犀香浸云屏。连阴初霁月华清。恼煞碧天风劲。

细露凉生池阁,流云暗度瑶京。羽衣纤指学吹笙。不许人间偷听。

注释:

步虚词中秋:指在中秋之夜吟咏的诗歌。步虚,道教用语,意即踏着虚无缥缈的境界,登上仙界。中秋节时人们常在庭院中赏月吟诵诗篇,以示庆贺和祝愿。

玉剪燕归秋社:比喻燕子归来,秋天到来。

木犀香浸云屏:形容桂花盛开,香气四溢,如云雾般缭绕在屏风上。

连阴初霁月华清:连阴雨后,天空晴朗,月光更加皎洁明亮。

细露凉生池阁:细雨过后,露水滋润了池塘和阁楼,显得清新凉爽。

流云暗度瑶京:像流动的云彩一样,悄悄地飘过瑶台(神话中仙境所在)。

羽衣纤指学吹笙:模仿仙女穿羽衣、手指灵巧地吹笙的样子。

赏析:

这首《步虚词》是作者在中秋节时吟诵的一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景象的赞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中秋节的浪漫氛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首句“玉剪燕归秋社”,用“玉剪”来形容燕子归来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燕子翩翩起舞的情景。同时,将燕子比作秋天的象征,暗示了秋天的到来。

“木犀香浸云屏”一句中的“木犀香”指的是桂花的香气,与“云屏”相对应,形成了一幅桂花盛开、香气四溢的画面。这里的“连阴初霁月华清”进一步描绘了中秋夜晚的美丽景色,月光明亮清澈,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

“细露凉生池阁”一句中的“细露”指的是清晨的露水,给人以清新之感;而“池阁”则是指庭院中的池塘和阁楼。这句诗不仅描述了早晨的景色,还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流云暗度瑶京”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流云”和“瑶京”两个词汇,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这里的“瑶京”指的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进入那个神秘的世界。

尾联“羽衣纤指学吹笙”一句中的“羽衣”和“纤指”分别指的是仙女的服饰和手指,而“学吹笙”则是一种模拟仙女吹笙的动作。这里的“不许人间偷听”表明诗人不允许凡人偷听自己的吟唱,表现出一种高傲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晚的美丽景象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