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 1. 轩黄方好道,我本列仙才。 2. 每过蓬莱岛,曾上凌云台。 3. 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 4. 眷风回玉管,夜月隐金罍。 5. 将军营细柳,宰相调盐梅。 6. 丹砂即经济,宝鼎谁能开。 译文: 1. 轩辕黄帝正在修炼大道,我本是列位仙人中的一员。 2. 我经常经过蓬莱岛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二十 上界非无事,中天亦有人。 一元通大象,万品不离尘。 驭世多龙女,璇玑并斗身。 法华开玉树,心镜转金轮。 何用求方外,惟须念玉真。 注释: 1. 上界非无事:上界不是没有事情要做,表示上界的神灵也在忙碌。 2. 中天亦有人:中天也有人居住。 3. 一元通大象:一个宇宙的法则是相通的,万物都是按照同一个法则存在的。 4. 万品不离尘:所有的事物都离不开尘世的存在。 5.
```markdown 译文 龙驭皆英才,麟骖即大贤。 访丹先得道,问药可成仙。 敬士开云馆,迎宾敞日筵。 二桃非秘术,五鼎是长年。 元圣宁无德,垂情渭水边。 注释 - 龙驭:指皇上的御驾,喻指皇帝的车驾;“英杰”:杰出的人才;“麟骖”: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上装饰有麒麟,这里指贤臣;“大贤”:极高的德行与才能。 - 访丹: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丹指的是道教中炼制的丹药;“先得道”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九 神藻生常识,玄机即迩言。 听聪通四耳,悬解彻三门。 画璧图仙史,彤箫折道论。 真风平地起,妙理匹夫存。 野鸽犹传法,游鱼亦讯喧。 音从万象起,观世得心源。 注释 1. 神藻生常识:指神的藻饰和知识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刻意创造。 2. 玄机即迩言:深奥的奥秘就在近处,言简意赅。 3. 听聪通四耳:形容听觉敏锐如四耳(即耳朵)。 4. 悬解彻三门:比喻理解透彻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二十二: 玄化垂真诀,仙机在席端。 至人心洞达,妙道日盘桓。 应世神无碍,调身理自安。 冲虚神气守,澹荡百灵欢。 变处风云起,开来宇宙宽。 凌霄持一剑,谁为辟邪难? 译文: 1. 玄化的真诀,神仙的机关都在席端。 2. 内心的至诚,能够洞悉事物的真相。 3. 妙道永恒,如日中天般照耀。 4. 应对世间变化,心无阻碍,安然自若。 5. 冲和之气凝聚,百灵欢腾。 6.
九州通水府,八宝丽金华。 注释:九州指的是中国,水府是水神居住的地方,八宝是道教中认为可以带来好运的八种宝物。 洞门飞紫气,此是上仙家。 注释:洞门指的是道家修行者的洞穴,紫气是指祥瑞之气。 济世皆真诀,安民即道葩。 注释:济世指的是帮助世人,这里指通过修炼达到高深的境界;真诀是真正的方法或秘诀;道葩是指道家的花朵,这里比喻道术。 琴书消日月,衣带结烟霞。 注释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二十三 真人怡寝息,灏气日流行。 万方心不挂,一贯理真明。 宇宙机偏合,烟霞梦不惊。 道摩疴自去,服食骨先轻。 宝鼎风烟正,金壶滴漏清。 华山曾羽化,留得五龙名。 注释: 1. 真人怡寝息:真人在睡眠时心境宁静,无忧无虑。 2. 灏气日流行:浩渺的气流如潮水般不断流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 万方心不挂:无论身在何处,内心都没有任何牵挂。 4. 一贯理真明
注释: 1. 谁诵洞灵文,朱篇绿字芬:谁在诵读洞灵的文献,这些文献的文字如同朱色和绿色的花朵一般美丽。 2. 龙蛇象外隐,科斗画中分:龙蛇的形象在文字之外隐含,而文字本身就像是一幅画一样。 3. 苍颉精研得,轩辕睿思闻:仓颉精心研究并创造了汉字,轩辕皇帝的智慧被广泛传播。 4. 杀机天地发,祗用建人群:天地之间的杀伐之机开始显现,人们需要团结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仙境的诗。 杳杳紫金阙,飞甍集祥云 —— 紫金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飞甍是神仙居住的宫殿。 玉女拥龙旂,执节推朱轮 —— 玉女是神仙的侍女,手持龙旗和朱轮。 玄元降纶音,列坐诸天君 —— 玄元是道教的创始人,他降下纶音,众天君列坐着听他讲经。 琼台雨宝花,仙众何缤纷 —— 琼台下雨,天上降下各种宝物。 赤舄跨青牛,黄冠骖鹤群 —— 赤舄和青牛都是仙人骑着的动物。 冲虚奏铙吹
步虚词 天上春难老,人间日易曛。 指挥青鸟使,亲近碧霞君。 冠偃蛾眉月,衣裁华岳云。 往来灵仗拥,仙乐夜深闻。 注释: 1. 天上春难老:意指天上的春天永远也不会逝去。 2. 人间日易曛:意为人间的日子容易变得昏暗。 3. 指挥青鸟使:指的是派遣青鸟使者传达命令。 4. 亲近碧霞君:意指亲近美丽的碧霞仙女。 5. 冠偃蛾眉月:指的是将蛾眉(美人的眉毛)轻轻弯曲,使之与月亮相映成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