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注释】

  1. 步虚词:道教中的颂神歌,用以超度亡魂的宗教音乐。步虚,指在天空中飘忽不定地行走,是道教中的一种仪式。
  2. 金鼎诀:指《太上黄庭内景经》中的修炼法门。
  3. 碧山:指道教中的神仙居所,通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
  4. 韩生:指韩愈。韩愈曾游历过道教中的神仙居所,与道教有所交流。
  5. 青牛:指老子骑过的青牛。
  6. 玄鹤:指道教中的祥瑞之物,通常用于祈求平安吉祥。
  7. 十洲:指道教中的仙岛,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8. 玉洞:指道教中的仙境,通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洞穴。
  9. 丹丘:指道教中的仙境,通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
  10. 陶贞白:指陶弘景,他是南朝著名的道士,曾隐居于茅山,与道教有所交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道教仪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各种道教元素和人物,表达了对道教信仰的敬仰之情。

首句“非无金鼎诀”,意为不是没有道教的修炼法门。这里的“金鼎”指的是《太上黄庭内景经》中的修炼法门,而“诀”则是指方法或诀窍。

第二句“自少碧山游”,意为自从年轻时就游览过碧山。这里的“碧山”象征着道教中的神秘之地,代表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接着两句“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分别描述了韩愈和老子的形象。韩愈骑着白鹿,老子骑着青牛,这象征着他们各自在道教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两句“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则是诗人邀请其他人一同参加道教仪式,一起去探寻那些神秘的仙岛。这里的“玄鹤”和“十洲”都是道教中的吉祥物和象征。

最后两句“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则是诗人在道教仪式结束后,感叹自己已经远离了世俗生活,来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这里的“玉洞”和“丹丘”都是道教中的仙境,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道教仪式为背景,通过描绘各种道教元素和人物,表达了对道教信仰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