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客滞边州,回经万里秋。
感时频仗剑,望远欲登楼。
露下芙蓉湿,风生桂子浮。
淮王池馆近,何日幸同游。

注释:

  1. 迁客滞边州:贬谪的官吏被滞留在边疆。
  2. 回经万里秋:经过漫长的旅途,已经度过了一年。
  3. 感时频仗剑:感叹时光飞逝,频频拔剑自伤。
  4. 望远欲登楼:望着远方的风景,心情难以平静。
  5. 露下芙蓉湿:露珠打湿了荷花。
  6. 风生桂子浮:风吹过桂花树,花瓣飘落在水中。
  7. 淮王池馆近:淮王的宫殿和园林离这里很近。
  8. 何日幸同游:什么时候能有幸与他一起游玩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边疆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寄乐昌王殿下”为题,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又表达了自己对乐昌王的敬仰之情。
    首句“迁客滞边州”,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境遇。诗人被贬谪到边疆,生活十分艰难。次句“回经万里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程之长、时间之久。诗人经过漫长的旅途,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第三句“感时频仗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频频拔剑自伤。这里的“仗剑”既是一种身体动作,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表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第四句“望远欲登楼”,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望着远方的风景,诗人的心情难以平静,想要登上高楼,以便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接下来的诗句都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第五句“露下芙蓉湿”,描写了露水打湿了荷花的景象;第六句“风生桂子浮”,描述了风吹过桂花树,花瓣飘落在水中的情景。这两联诗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淮王池馆近,何日幸同游”,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淮王的宫殿和园林离这里很近,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游玩。这里的“何日幸同游”,既是对友人的一种期待和呼唤,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和鼓励。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边疆的生活和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