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注解】 1. 图画空山里:指画在山上的画。 2. 精灵象纬通:精灵指的是神,象纬指的是星宿。 3. 入林阴火绿,照殿佛灯红:入林指的是进入树林,阴火指的是星星,绿指的是绿色,红指的是红色。 4. 望帝啼何急:望帝指的是传说中的一个君主,他死后化身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5. 湘妃泣未穷:湘妃指的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她们哭泣的声音没有停止。 6. 惟应天女□:□在这里是“妆”的意思
兖州东部的邹滕县,遗存着古老的风俗。 不毛之地多荒芜,令人痛心的是中原。 梨枣长满官道旁,牛羊躺卧在城门外。 三匹马驾车同吃晚饭,野蒜是这顿饭的主菜
【注释】 集庆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展:陈列,展出。四首:这是一首绝句。宋理宗御容:宋理宗的御容画像。二妃墓:指宋理宗的两位皇后的坟墓。得:得到。 【译文】 在集庆寺展出宋理宗的御容,寺后有两位皇后的坟墓,我游览了这一地方。 殿宇毁坏在秋日的原野上,山僧用拂动的衣襟来清扫。阶前长满青草,题写的碑记已经削去门上的松树。 粉黛开幽禁,金支捧御容。 斋厨清磬发,疑是景阳钟。 【赏析】
舟泊谢村 野水兼残照,遥心入暮天。 昏鸦寒万点,荒树白孤烟。 衰草如羁客,归云亦趁船。 眼前萧瑟意,倚醉对渔眠。 注释: 1. 野水兼残照:野水与残阳相伴,映照出一片宁静的景色。 2. 遥心入暮天:遥远的思绪随着天色的渐晚而飘向天空。 3. 昏鸦寒万点:黄昏时分,乌鸦栖息在枝头,形成了一片寒冷的景象。 4. 荒树白孤烟:荒芜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凄凉。 5. 衰草如羁客
诗句释义: 1. 落日空林上,荒祠拜昔贤。 - “落日”形容夕阳西下,光线昏暗。 - “空林”指的是空旷的树林,通常用来象征孤独或清冷的环境。 - “荒祠”指的是无人祭祀的祠堂,可能因为年代久远或无人打理而显得荒芜。 - “拜”在这里是参拜、致敬的意思。 - “昔贤”指的是过去的贤人,即过去那些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2. 高风辉竹石,清供受云烟。 - “高风”形容人的高尚品德或崇高的精神境界。
【注释】 1. 拜:指祭拜。 2. 朱少章:即朱晦庵,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3. 披榛:拨开树丛。 4. 遗事史传:指《宋史》等史书记载的事迹。 5. 眠香麝:即“眠香麝枕”,形容人死后用香草做的枕。 6. 幽花奠杜鹃:指在墓地上用杜鹃花来祭祀。 7. 湖山馀恨在:意即诗人有遗恨于湖山间。 8. 北首望冰天:站在墓前向北看,只见一片冰天雪地。 【翻译】 马上惊题识,披榛拜俨然。
【注释】 蝘蜓:一种小昆虫,爬行时用腹部的毒刺划过物体留下一条白线。 重瞳:指宋理宗的一双眼睛。传说宋理宗是宋徽宗和宋仁宗的后代,所以有重瞳。 黄梅:农历五月,天气变暖,植物生长旺盛。 钩斜:山名,在安徽歙县西南。 青冢:指王昭君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集庆寺展宋理宗御容的观感,诗中以景传情,通过描绘景致来抒发感慨。 首联“庭壁蝘蜓下,苍苔鸟迹开。”写诗人站在庭壁上远眺
【注释】 深更:深夜。坐月断桥:在月光下坐在断桥之上。㢠(mó):清澈,水清见底。含窈窕:含有幽远的情致。丝管:音乐。涤阑珊:清除烦扰。光中:明亮的月光之下。人人若远山:每个人好像远处的山一样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夜景的诗。 首句“深更坐月断桥”,点明时间、地点。“深更”指深夜,“坐月”是观赏月亮,“断桥”是杭州西湖上的一座石桥,相传是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地方,也是诗人夜游之处。
【译文】 九里松,龙寿山的形状千岁了,寒涛声起细吟。 孝皇留下了大笔,画院若为临。 轩翥师鸾凤,江山立古今。 尘嚣到来尽,坐觉此中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以“九里松”为题,描绘了九里松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九里松的喜爱之情。 首句“龙寿形千岁”,诗人用“千岁”来形容龙寿山的形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九里松苍劲挺拔、气势磅礴的特点。接着,“寒涛起细吟”
【注释】 选茵:铺陈草席。披秀草:指在草地上铺陈新绿的秀草作为卧具。拜石:指以石块为座。酹(lèi雷):斟酒于地而祝祷。云瘦人相侣:指鹤影与天空中的白云一样纤细,与人相伴。山幽月有家:指山峰幽深,月亮仿佛是它的家。画:指山林景色如画。澹(dàndan旦)客冷于霞:指淡雅的客人比彩霞更凉爽。默坐危亭上:指静静地坐在险峻的亭台上。高蝉:指蝉声清越入耳。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山水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