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惊题识,披榛拜俨然。
清风樵采绝,遗事史书传。
宿草眠香麝,幽花奠杜鹃。
湖山馀恨在,北首望冰天。
【注释】
- 拜:指祭拜。
- 朱少章:即朱晦庵,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 披榛:拨开树丛。
- 遗事史传:指《宋史》等史书记载的事迹。
- 眠香麝:即“眠香麝枕”,形容人死后用香草做的枕。
- 幽花奠杜鹃:指在墓地上用杜鹃花来祭祀。
- 湖山馀恨在:意即诗人有遗恨于湖山间。
- 北首望冰天:站在墓前向北看,只见一片冰天雪地。
【翻译】
马上惊题识,披榛拜俨然。
清风樵采绝,遗事史书传。
宿草眠香麝,幽花奠杜鹃。
湖山馀恨在,北首望冰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追怀之作。朱熹一生致力于儒学的传播和研究,他的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被收入《四书》,影响甚大。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道统”的象征。因此,对于这位理学宗师的追怀,自然会引发诗人深深的感慨。
从诗的起句“马上惊题识”开始,诗人就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投入。在马上题写祭文的情景,既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敬重,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这种强烈的情感,正是诗人对逝去的生命的深深哀悼。
“披榛拜俨然”一句,描绘了诗人亲自到墓地祭拜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反思。诗人在这里,通过亲自参与祭祀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态度和认识。
“清风樵采绝,遗事史书传”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历史的长河对逝者影响的深远。这里的“遗事史书传”,不仅是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记载,更是对其思想的传承和弘扬。诗人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对于逝者的思考和感悟。
“宿草眠香麝,幽花奠杜鹃”两句,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墓地的所见所感。这里的“宿草”“眠香麝”和“幽花”“奠杜鹃”,都是诗人对于逝者生前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回忆。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对逝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湖山馀恨在,北首望冰天”两句,则是诗人对于逝者和自己生命的感慨。这里的“湖山余恨”,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的自责。而“北首望冰天”,则是诗人站在墓碑前,遥望着北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逝者深深的思念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历史思考,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缅怀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