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瑶妃去,雷峰插枕尖。
山河留日角,风雨护龙髯。
石竹斜当户,冬青老覆檐。
六陵花鸟恨,渍笔满吴缣。

古诗文网 提供 古墓瑶妃去,雷峰插枕尖。山河留日角,风雨护龙髯。石竹斜当户,冬青老覆檐。六陵花鸟恨,渍笔满吴缣。

译文:
古墓中的瑶妃已经离去,雷峰塔如同插在枕头上的尖刺。
山河之间,日出的地方依然存在,风雨之中,保护着龙的威严和胡须。
石竹斜斜地挡在门前,冬青树覆盖着屋顶。
六陵的花鸟因悲伤而哭泣,我蘸着墨水把这一切写满了吴地的丝绸。

赏析:
本首诗以描绘古墓、雷峰塔及周边环境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古墓瑶妃去”,诗人用“瑶妃”一词来指代宋理宗的两位皇后,她们的离世象征着皇家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古墓”则暗示了她们的安息之地,充满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这种描述方式既符合历史背景,又体现了诗歌的艺术美感。

“雷峰插枕尖”,这里的“雷峰插枕尖”是对雷峰塔的形象描绘。雷峰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这里,诗人将雷峰塔比作插入枕头的尖角,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雷峰塔的形状特点。同时,也隐喻了历史上的皇家权力和威严,以及人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

“山河留日角”,这句话通过“山河”和“日角”两个元素的组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山河代表了广阔的地理空间,而日角则是指太阳的角部,两者的结合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想象力,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类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雨风护龙髯”,这句话通过描绘雨风的力量和龙髯的象征意义,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雨水和风力在这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自然的力量和人民的坚强意志。通过这样的描绘,诗歌不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也表达了对于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

诗中的其他部分如“石竹斜当户”、“冬青老覆檐”、“六陵花鸟恨”等也都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来展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彭孙贻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