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秦溪杂诗八首 其五 虚堂深樾里,风雨昼冥冥。 独坐开书卷,无人问草亭。 山连大卤白,天入岛夷青。 何地堪逃世,烟波隔洞庭。 注释: 1. 虚堂深樾里:指深幽的堂屋里。樾,树阴。 2. 独坐开书卷:独自坐在书房里打开书籍阅读。 3. 无人问草亭:没有人来探望草房中的我。 4. 山连大卤白:山峦连绵,如同白色的盐碱地。卤,通“陇”,平原。 5. 天入岛夷青:天空如同岛屿上的青草一样碧绿。 6.
【注释】 ①杂诗:指诗人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 ②秋风西北望,百里见人烟:秋天的风从西北吹来,远远望去百里之外,可以看到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③古戌依山尽,孤城傍海悬:古老的戍楼依傍着群山,显得十分孤单,它傍着海边矗立,好像悬挂在天空一样。 ④看花愁满眼,听雨夜如年:看到花儿凋谢,我愁绪满怀;听着雨声,夜晚仿佛过了很久很久。 ⑤薄暮胡笳合,沙鸥莫浪眠:傍晚时分,胡笳声响起,不要误入梦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范阳(今北京大兴)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以一死报国,与王之涣、刘叉俱善诗。贾岛的诗歌创作以五言短篇为主,多写闲居生活的寂寞与苦闷,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清淡朴素。 下面是逐句释义: 野泊 其一 1. 野泊沿洄住:在野外停泊时沿着河流回旋停留。 2. 秋怀苦未谙:秋天的心境让人感到苦涩而难以理解。 3. 贫村眠病犬
【注】 秦溪:指秦山。秦山即天目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为杭州的屏障。 梅园:即钱塘江边之孤山。唐白居易诗《题孤山寺》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可见此梅园在孤山。 【译】 从秦山涧间行出梅园, 风雨交加的秦山道上,看见战乱中逃难的人。 战壕里黄沙四合,战刀闪耀着白光, 道路岔开不知南北,扁舟横隔生死之间。 相逢时只有哭,战场上尸首遍野, 到处是血雨腥风,哀声震天动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旷野图。诗人带着家人在旷野中生活,夜晚被犬吠声惊醒。白天只能吃瓜和瓠子,晚上则喝空酒罐。风吹动着壮士的发丝,月白映照着义师营。尽管一切都很悲凉,但诗人依然保持着清酒,感叹这生来就背负着这些。 译文:我和家人生活在旷野之中,夜晚被犬吠声惊醒。白天只能吃瓜和瓠子,晚上喝空酒罐。风吹动着壮士的发丝,月白映照着义师营。虽然一切都很悲凉,但诗人依然保持着清酒
【注释】 故里:旧家,故乡。 潜行入:偷偷地走进去。 秋阴惨不舒:秋日阴暗,心情忧郁。 安正命:安居于正道。 群盗妒残书:许多盗贼妒嫉那些残存的古书。 忠义飘蓬外:忠诚义气飘荡到天涯之外。 烽烟落雁初:战火纷飞,烽火照亮了大雁。 山中有老母,未敢托专诸:山中有个年迈的母亲,不敢托付给专诸(春秋时期著名的刺客)。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归家后所作
这首诗是王维在长安时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和思想。 首句“管葛两山间”中的“管葛”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诗人管仲和诸葛孔明(诸葛亮),两人都是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这里借指王维自己。第二句中的“云林约”可能指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即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然的宁静。第三句“徒悲芳杜颜”中的“芳杜颜”可能是指一种植物,也可能是比喻人的容颜衰老。这里的“徒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感慨。
【注释】 初抵家 其一 ①岂:何。馀生:指我余下的岁月,也指年老体衰的生命。 ②重来未死身:意谓虽已重到家乡,但仍未死,还活得有生气。 ③空城:指空荡荡的城中,没有旧日相识的人。 ④饥喜归人:饥饿而高兴的人。 ⑤黄花:这里指菊花。 【译文】 当初离家时,哪料想我还年轻,如今又重来,却还活着。 城中空荡荡的,没有从前的熟人,只有饥肠辘辘、心花怒放的归人。 白发亲人们苦于年老,黄花开得正旺盛。
【注释】 偕:一起。朱崔二子:诗人的朋友。 山色:指山的颜色。郁相望:形容群山重重叠叠,颜色浓深。 一水:一条小溪。沿溪:顺流而下。入:流入。 带雨:被雨水打湿。 荆榛:荆棘、野草。烟火:指人间烟火。 花药:花朵和药草。绕茅堂:环绕着茅草屋。 尚畏:还害怕。云峰:指云雾缭绕的山峰。浅:少。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描写秋天的山野景色,色彩浓重;颈联描写山中生活,充满艰辛
【注释】 闻宁海寺钟:在浙江宁波,有一座名叫宁海的寺庙,寺内有个钟楼。“钟”指寺庙里的大钟。 何处霜钟动,萧条觉夜分。 霜钟指寺庙中的铜钟,霜是指清晨。萧瑟的钟声,使我感到了深秋的寒意,夜晚也因之而显得更加凄凉。 虚堂诸妄息,万籁此中闻。 虚堂指空旷的殿堂,万籁指大自然的一切声响。这里说的是,只有钟声,才能使人听到大自然的声音。 山湿鸦翻树,窗明月破云。 山湿指的是山上雾气很重,乌鸦翻飞在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