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泊沿洄住,秋怀苦未谙。
贫村眠病犬,空磬出孤庵。
露白苗根悦,风鲜菊意甘。
东皋可归隐,剥蟹问农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范阳(今北京大兴)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以一死报国,与王之涣、刘叉俱善诗。贾岛的诗歌创作以五言短篇为主,多写闲居生活的寂寞与苦闷,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清淡朴素。
下面是逐句释义:
野泊 其一
- 野泊沿洄住:在野外停泊时沿着河流回旋停留。
- 秋怀苦未谙:秋天的心境让人感到苦涩而难以理解。
- 贫村眠病犬:在贫穷的村庄里,一只生病的狗正在睡觉。
- 空磬出孤庵:空荡的钟声从孤独的寺庙中传出。
- 露白苗根悦:露水打湿了庄稼,使根部感到喜悦。
- 风鲜菊意甘:微风吹过,新鲜的菊花散发出甜美的气息。
- 东皋可归隐:在这宽广的田野上,可以归隐。
- 剥蟹问农谈:剥开螃蟹壳,询问农民的故事。
译文:
我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下来休息,但秋天的心情让我感到忧郁和困惑。在贫穷的村庄里,一只病狗正蜷缩着休息。寺庙中的钟声空洞地回响,似乎在诉说着孤独和寂寥。露水沾湿了庄稼,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微风吹过,新鲜的菊花散发出甜美的气息。在这宽阔的田野上,我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归隐田园。晚上,我剥开螃蟹,向农民请教他们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田野上休息的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野泊”指的是在野外停泊时沿着河流回旋停留,这里的“泊”字也暗示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此外,诗中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一种选择——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