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诗句释义 1 群山霁雪 - 描述的是晴朗天气下,群山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2. 横霁色 - 表示天空放晴后的景象,颜色鲜明。 3. 照水玉鳞鳞 - 形容雪花在水面上反射的光点,像鱼鳞一样。 4. 华发未成隐 - 暗示诗人虽然已到了老年,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风采。 5. 青山依旧春 - 指不管经过多少岁月,青山依然保持着春天的生机。 6. 敛云崖乳润 - 描述云雾在山间流动
和子服四首 其一 江干十年泉壑梦,此曰羡君行。 谭虎心犹怯,看山眼暂明。 霜高群木脱,月满大潮平。 渐近梵村路,江声空外生。 译文: 在江边的村庄中,我们度过了漫长的时光,如今我渴望着离开这里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虽然谭虎心中仍然有些畏惧,但在欣赏自然之美的瞬间,我的双眼突然变得明亮如初。 随着霜降,树木逐渐脱落,月光洒满大地,大潮也恢复了平静。 我们渐渐接近了那片宁静的梵音村落
再讯仲木病 病卧怜同调,西风散郁陶。 赠言皆药石,掩户各蓬蒿。 白首身将隐,青山枕并高。 何人堪七发,起色共观涛。 注释: 再讯仲木病:再次询问仲木的病情。 病卧怜同调:因病卧在床上,怜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西风散郁陶:秋风萧瑟,心情郁闷。 赠言皆药石,掩户各蓬蒿:你说的话都是良药,我闭门不出就像蓬草一样。 白首身将隐,青山枕并高:到了老年,我将选择隐居,而你的枕头和山峦一样高。 何人堪七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断桥残雪”意思是:春天来了,雪化了,湖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云分两高色,寒立万松枝”,意思是:天空中云彩分成两种颜色,寒气使松树枝条挺直。“坐石僧同冷,寻梅屐屡欹”,意思:坐在石头上的人感觉寒冷,寻找梅花的人经常跌倒。“清游殊未已,吟遍白公堤。”意思是:清凉的游玩没有结束,吟诵诗篇遍数白堤。 【答案】 诗句释义
【注释】 闻道:听说,得知。溪头:溪边。嶒(cēn): 高耸、直立的样子。矶: 水边的石头。试寻: 试着寻找。青舫: 青色的船。一钓白鱼肥: 用竹笼捕鱼,钓到一条白色的大鱼。寒梦同鸥鹭,春山待蕨薇: 冬天梦见与鸥鹭为伴,春天想到有蕨薇可供采摘。羊裘: 用羊毛织成的衣服。高隐: 隐居山林。物色故人稀: 寻找老朋友很少。物色: 寻找,指寻找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写雪中垂钓的诗。诗人在溪边雪中垂钓
【注释】楼雪:指雪花。一长望:远远的眺望。皓然:洁白的样子。千里平:形容大地被雪花覆盖,平坦如画。遥空:高空。诸鸟绝:各种鸟都不见了。积素:积雪。万山明:万山都披上白色的霜。朔气:北风。穷发:北方荒野地区。寒光逼太清:寒气逼人,冷光逼人。坠絮:飘飞的柳絮。帘楹:帘子和柱子。 【赏析】这首诗写冬景。首句“高阁一长望”,点出时间、空间和诗人的心情;次句“皓然千里平”写出冬天的景色,万里冰封雪覆
【注释】 一宿:一夜。贲湖:即潜山,位于今安徽省潜山县西南。贲湖在唐代为名胜,诗人曾于公元823年(唐文宗开成八年)秋夜泊舟于此。翁仲:传说中的汉代武士。鬼车: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宿贲湖”为题,写自己泛舟湖上的情景。首二句写泊岸时所见之景:湖水寒气袭人,月光如水,翁仲卧地,鬼车鸣叫。次二句写夜半时分的所闻所见:月落花残,荒村鸡啼,自惭空誓墓,物役老尘缨
【注释】 宏公:指莲池大师。“宏”字是表敬词,意为对莲池大师的敬称;“留蜕”:指佛祖遗留下来的肉身。“自长新”:指佛教中所说的涅槃。涅槃是佛教语,意译为灭度、不生不灭、无有生死等。 梵网群皈命:即皈依。梵网经,又称《大毗婆沙论》或《华严经》,是印度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群皈依”是指众多的信徒都来归依。 遗灯一照人:指莲花灯照亮了一切众生。莲花灯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它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诗句解读】 闻仲木病疟东讯:闻仲木因病发疟疾。 来病嗟君子,支床恐未胜:生病后叹息自己身患疾病,担心不能承受这痛苦。 君亲双泪尽,寒暑九愁增:父母和亲人都为我感到悲伤,使我更加忧虑,感到寒冷和炎热交替带来的痛苦。 行药抛书卷,端居念友朋:我扔掉书本,整日呆在家中怀念朋友。 因风寄相忆,疏雨散炎蒸:通过风传达我的思念,让细雨带走我的忧愁。 【译文】 闻仲木因疾病发疟疾
【注释】 夙昔怀:以前怀念。今来:现在来到。意不迷:没有迷惑之意。安禅:安心打坐,参禅。虎卫:虎视护卫。施食:布施食物。众禽栖:许多禽兽栖息。灌木:小树丛。苍苔:青苔。扫壁:打扫墙壁。新题:新的诗题。妙句:好的句子。 【赏析】 《和子服四首·其三》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描绘了云栖寺的幽静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在云栖寺参禅时的感受。全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