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公留蜕在,浩劫自长新。
梵网群皈命,遗灯一照人。
浮云空相尽,枯木幻容真。
看取孤峰色,应知不住身。
【注释】
宏公:指莲池大师。“宏”字是表敬词,意为对莲池大师的敬称;“留蜕”:指佛祖遗留下来的肉身。“自长新”:指佛教中所说的涅槃。涅槃是佛教语,意译为灭度、不生不灭、无有生死等。
梵网群皈命:即皈依。梵网经,又称《大毗婆沙论》或《华严经》,是印度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群皈依”是指众多的信徒都来归依。
遗灯一照人:指莲花灯照亮了一切众生。莲花灯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它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可以照亮一切黑暗与迷茫。
浮云空相尽:指浮云消散得无影无踪,一切都将归于虚无。这也是一种比喻,表达了世事无常、一切皆空的道理。
枯木幻容真:指枯萎的树木虽然失去了生机,但其形态却真实不变。这也是一种比喻,表达了事物虽然会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却不会改变的道理。
看取孤峰色:指观察山峰的颜色。这里的“孤峰”指的是一座孤立的山峰,而“色”则是指颜色。
应知不住身:意为应该明白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的存在,它们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这也是一种哲理,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和名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莲池大师塔的赞美之作。通过对莲池大师的礼赞,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诗中使用了很多佛教术语和象征意象,旨在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
首句“宏公留蜕在”,以宏公之名开篇,既表达了对宏公的敬仰之情,又隐含了对佛法真谛的探求之意。“留蜕”二字,更是直接指向莲池大师这一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向往和敬意。
次句“浩劫自长新”则是进一步阐述宏公留蜕的意义。在这里,“浩劫”一词,既指佛教中的“劫波苦”,“长新”则表示永恒不朽之意。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佛法真谛永恒不变的信仰和追求。
接下来两句“梵网群皈命,遗灯一照人”,则是对莲池大师形象的具体描绘。“梵网群皈命”指的是众多信徒对莲池大师的虔诚皈依,而“遗灯一照人”则形容莲池大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众人的心灵。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莲池大师的伟大人格和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是对莲池大师留下的印记和影响的赞美之词。诗人通过对莲池大师塔的描述,表达了对其精神遗产的尊重和继承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感慨和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追求真理和智慧。
最后两句“浮云空相尽,枯木幻容真”,则是对前四句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诗人用“浮云”、“枯木”等意象,表达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虚幻。然而,在这无常和虚幻的背后,却蕴含着一种坚韧和真实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期望和目标。
整首诗通过对莲池大师塔的赞美和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生道路的积极思考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