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注释】 一从空绮语:佛门用语,指佛家的语言。 何地着文心:什么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文学修养呢? 半偈通诸品:一首小诗,就能包括佛教的所有经典教义。 微言破五阴:禅宗的“五位七佛”中的“五阴”,是佛教中五种迷惑人的东西,通过这首诗可以破除。 坐依顽石老:坐在这里,就像顽石一样坚韧。 禅对酒人深:与饮酒之人相对,进行禅宗的冥想。 拟即寻开士:准备去拜访一位开悟的人。 【赏析】
【注释】 □:同“登”。 幽磴:山间曲折小道。 衔杯:指饮酒。 由来:自古以来,一向如此。 抱:怀抱,心中怀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行山之作。首句点题,说明诗人是在春天登山;次句写登山之难,穿林远寻,可见山势之峻。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万松环抱、烟云缭绕的山林景色,境界开阔而又深远。后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山中休息的情景,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以记叙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注释】 云山侣:以云山为伴的隐士。 招携:邀请,相邀。惬:满足,快意。素心:指纯洁的心性。 净社:净土宗寺院。来,来到。登阁,登高而望。 相对:相对而立。 命啸(xiào)深:放声长啸。 成笑:因彼此意见不同而相互嘲笑或讥讽。 初月:月初。高林:高处的树林。 【赏析】 《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其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三年(1084年)在杭州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物外寻初地,能生遗世心。 松梧青未已,庭院昼成阴。 鸟语参禅静,钟声入定深。 此时谁独契,花落满风林。 注释:在大自然中寻找最初的净土,能生出远离尘世之心。 青翠的松树和梧桐还未消失,庭院里白天已经变得阴暗。 鸟儿的鸣叫与参禅的安静相融合,钟声深沉而入定。 此时此刻谁能与我心意相通,花儿凋零散落在风中的树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某个清静的地方寻找净土,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宁静的时光
【注释】 安上门前泪:指汉文帝刘恒在安陵县的监门亭(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哭泣,为其父景帝刘启守丧。咨嗟动至尊:汉文帝刘恒听到哭声后,也感动落泪。咨嗟,叹息。至尊,皇帝。罢官:指景帝刘启被废为梁孝王之后,又遭削权之事。时相:汉文帝刘恒称帝后,曾任命周勃、陈平为丞相。不死自君恩:指景帝被废除为梁孝王后,又被削权,但最终还是没有被杀或流放,这完全是由于文帝的恩德。苦竹幽篁直:竹林直且高耸。苦竹
诗句释义: 1. 木末亭吊方正学先生墓和董陆诸君作:“木末亭”是一个地名,位于四川成都。这里提到的“方正学先生”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学者、政治家,他的墓地在此处。而“董陆诸君”则是指与他一同在此进行哀悼的朋友或同僚。 2. 逊国当年事,千秋有是非:“逊国”指的是明朝的灭亡,即明朝被清朝所取代。这里的“当年事”指的是这一历史事件。而“千秋有是非”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评价
这首诗是诗人范成大遥和黄梅南和尚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霁月流天末,孤云出水心。 - 霁月:晴朗的月亮,表示天气晴好。 - 流天末:形容天空清澈,仿佛与天相接。 - 孤云出水心:形容云彩高悬于水面之上,犹如从水中冒出的云朵。 2. 清华同二妙,空宇净诸阴。 - 清华:这里指清秀秀丽的景色。 - 二妙:形容景色之美,如同两位绝代佳人般美丽。 - 空宇净诸阴
真相寺登大悲阁唱和诗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 其六 无生原共契,出世有同心。 倚阁诸天尽,浮空广殿阴。 闲云随客住,野水到门深。 况遇䲭夷子,相招并入林。 注释: 1. 真如:佛教名词,指真实不虚的真理或本性。 2. 同契:意同、合而为一。 3. 出世:脱离世俗。 4. 倚阁:依偎于楼阁之中。 5. 诸天:天上的众神。 6. 䲭夷子:古代传说中居住在西南边陲地区的部落酋长,这里代指少数民族。
维摩来丈室,何处更徵心。 溪水听无尽,山光弄积阴。 云开松殿古,花覆祖堂深。 待注南华毕,相携访道林。 注释:维摩诘来到丈室(寺院),哪里还用再征得我的心? 溪水流淌无尽,山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无穷。 云雾散去,松树殿宇显得古老而幽静, 鲜花盛开,祖堂深深,令人陶醉。 等我注解完《南华经》(佛教经典之一),就相邀你一起去拜访道士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由范隐君作答黄梅南和尚
【注释】 谒:拜见;鉴长:指钱鉴。 清阴:清朗的树荫。 劲草谏臣祠:劲草,指松柏。谏臣,指诸葛亮。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在临终前,曾对刘备说:“臣受先帝三顾之恩,今已毕命。”后用“谏臣”代指死者。 覆研:覆着砚台。游双雀:有两只小鸟停在砚台上。 虚窗:空阔的窗子。旅葵:向日葵。 萎蕤(ruí):同“蕤”,花下垂的样子。枯萎了的花枝。 【赏析】 《谒钱太常祠寻鉴长不遇》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