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香压群芳占早春:梅花的香气压倒了其他的花卉,独占了早春时节。 2. 清寒相照玉鳞鳞:寒冷的天气中,梅花如同玉一样晶莹剔透。 3. 每于风雪催诗思:每当看到风雪,都会激发出诗人的诗思。 4. 却向江城忆故人:却在江城中回忆起过去的故人。 5. 纸帐梦回愁寂历:纸帐(指简陋的床铺)上梦回时,忧愁的情绪弥漫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通过对红梅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首句“幽姿元欲寄琼华”,描绘了红梅高洁、素雅的身姿,如同琼华一般珍贵。这里的“琼华”指的是珍贵的玉石,象征着红梅的高洁品质。 次句“清艳当窗剪绛纱”,描写了红梅的美丽,它如同剪裁的绛红色纱帘,清新而鲜艳。这里的“绛纱”指的是红色的纱帘,象征着红梅的色彩和生机。 第三句“弄影香横朱雀桁”,描绘了红梅随风摇曳的影子
梅花 其二 萧疏孤韵倚阑干,瘦入横枝傍水看。 月下照人同脉脉,林中来影各珊珊。 寻香野墅荒寒阻,卧雪溪山晓梦残。 却笑东风乱莺蝶,惟知桃李满长安。 注释: 1. 萧疏孤韵:形容梅花的香气清幽而独特。 2.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 3. 瘦入横枝:形容梅花枝条瘦弱。 4. 横枝傍水看:在水边观察横枝。 5. 月下照人同脉脉:月光下的人与梅花相互凝视,仿佛在互相倾诉。 6. 林中来影各珊珊
诗句一: ```plaintext 袁家仙质本无群,绮合重楼两不分。 ``` 译文: 袁家的神仙本质与众不同,华丽的建筑重叠在一起难以区分。 - 注释: 袁家:指唐朝的袁滋家族,以其文采和才艺闻名。神仙质本无群:形容其超凡脱俗的品质。绮合重楼:形容建筑华丽精致,层层叠叠。两不分:难以分开,意指建筑之精巧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俞虹摅园亭并蒂牡丹的描绘,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君家花萼本相辉,并蒂仙姿映绮闱。(注释:你的家中,花萼本就相互辉映,并蒂的仙姿映照着华丽庭院。) 竞爽二难标琬琰,双悬合璧丽璿玑。(注释:竞比两难,彰显出美玉的光彩;两颗珠子悬挂,美丽如璇玑(即瑶光,一种美玉)。) 迷香蝶并肩肩宿,分镜人圆面面归。(注释:迷失香气的蝴蝶并肩而宿
这首诗是咏俞虹摅园亭牡丹并蒂的名篇。诗中以“无双谁敢匹花王”起首,赞叹牡丹的艳丽无比;以“赵燕故应骄合德,姚家不独擅娥皇”二句,点出牡丹与赵、姚两位名门望族的渊源关系;最后两句赞美牡丹的盛况,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无双谁敢匹花王,惊见连枝斗艳阳。 - 注解:没有谁敢和牡丹相比,真是一朵独领风骚的王者之花。看到它与其他花朵争相斗艳,不禁让人惊叹不已。 - 赏析
【注释】: 1. 寿阳:即寿阳公主,南朝陈后主的宠妃。 2. 点额斗新妆:指女子在额上画眉。 3. 别缀纤鸦入鬓黄:指女子在鬓边插了细长的鸦毛,显得格外美丽。 4. 沉水瓣沾宫蜡重:沉香木制成的花瓣沾满宫里的蜡烛油而显得沉重。 5. 辟寒金:指金制的舞钗。 6. 花铃护蕊风前乱:指花朵上的花铃随风摇曳。 7. 雀舌含春影外香:指鸟雀舌头含着春天的影子在外面飘荡,散发出香味。 8. 檀心更孤绝
红梅 其二 横参宿羽月当天,未到罗浮便巳仙。 斜缀小钗过赤凤,徐弹流雪引朱弦。 凝冰暗湿灵芸泪,点珀春生獭髓妍。 没骨胭脂写花影,绯绫烛下地衣前。 注释:横参宿羽月当天,指的是月亮横卧在天空中,像一把羽毛一样。未到罗浮便巳仙,意思是说还没有到达罗浮山就已经变成了神仙。斜缀小钗过赤凤,指的是女子斜插小钗穿过红色的凤凰饰品。徐弹流雪引朱弦,指的是女子轻轻地弹奏着流如白雪的乐曲引动着朱丝琴弦
《又·绣幕苔文衬绿茵,珠帘瑟瑟暗藏春》是清代诗人彭孙贻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原文: 绣幕苔文衬绿茵,珠帘瑟瑟暗藏春。探花柳七更衣早,协律龟年照帻新。油壁香留青马客,绮琴心动远山人。午桥庄上堂开后,野色秾芳辨未真。 2. 翻译与注释: - 绣幕苔文衬绿茵,珠帘瑟瑟暗藏春:绣着苔纹的帷幔衬托着绿色的草地,珍珠般的帘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隐藏着春天的气息。 -
【注释】 鸭头池:在苏州市,相传为唐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旧居地。 翠钿:指女子所戴的首饰,这里借指梅花。 鹦哥:一种鹦鹉,常栖息于庭院花木之上。 么凤:即凤仙花,又名指甲花、凤尾花等,其花形如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故乡苏州旧居之地——鸭头池的怀念之作,通过描绘鸭头池边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土之情。首句“鸭头池水照偏明”,以景入诗,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故乡。接着,“疏影横斜染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