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姚燧对黄牡丹的次韵之作。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释义: - “姚黄何处有名花,可是铜台吐异葩。”:这句表达了对姚黄牡丹的赞美和好奇。姚黄是牡丹的一种,它在哪里能找到?可能是在铜台(古代皇宫中的一个宫殿)里盛开着独特的花朵。 - “万蕊蜂王空弄色,六朝金粉更谁家。”:描述了牡丹花下蜜蜂飞舞,似乎在享受着花的美,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丽的景象与历史有关
蜡梅其二 残腊年年殿岁华,慵随春色到天涯。 严寒自保冰心老,不落从吹玉笛斜。 小立瑶台咏黄雪,试开金屋贮名花。 相思欲讯无因寄,缄蜡南枝报早牙。 注释: 1. 残腊年年殿岁华:指腊月(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每年都在装饰和庆祝岁月的繁华。 2. 慵随春色到天涯:表示自己不想随波逐流、随波追风,只想安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3. 严寒自保冰心老:形容自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 4. 不落从吹玉笛斜
绿萼梅 其一 寒香漠漠净苔茵,影入窗纱不见春。 扫镜曾窥螺黛侣,弄珠疑见坠楼人。 碧云日暮遥思合,青案愁多报赠频。 自分生身少仙骨,萼华那得便相亲。 【注释】: ①绿萼梅:梅花的一种名贵品种。 ②寒香:指梅花的清香。漠漠:清静幽深的样子。 ③影入窗纱:指梅花的影子映在窗纱上。 ④螺黛侣:指画眉用的黑色螺壳。 ⑤弄珠:指弹琴。 ⑥碧云:青山。 ⑦青案:书案。 ⑧仙骨:仙人的骨骼。 ⑨萼华
黄荷花 其二 几度江南唱采莲,秋容疑在洞庭船。 临波檀晕双文浅,坐蕊蜂王一色妍。 全学道装浮太乙,可随仙掌削金天。 菊衣更觉婵娟甚,制芰灵均更惘然。 诗句释义 - “几度江南唱采莲”:诗人多次前往江南地区,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边吟咏采莲之景。 - “秋容疑在洞庭船”:秋天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荡漾的湖面上,让人感觉如同在洞庭船上一般。 - “临波檀晕双文浅”:荷花在湖波上摇曳生姿
《浪花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彭孙贻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每个诗句、其含义以及整体的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何处飞霙下急流,霏霏乱落雪山头。 将飘复坠看无迹,乍合还分散不留。 日暖禹门千点湿,雨馀巫峡一春愁。 水仙拾得琼瑶去,十二珠帘卷未收。 2. 诗句释义: - 何处飞霙下急流:“飞霙”指雪花或冰粒,“下急流”描述这些物质从高空快速降落至河流中的景象。 - 霏霏乱落雪山头
诗句原文: 残暑天香已报秋,微凉开遍小山幽。 催花白帝疑何早,赠别黄姑不可留。 鹫岭暗随流火坠,蟾宫先照井梧愁。 窦家子弟多年少,才度金风插满头。 注释解释: 1. 残暑天香已报秋,微凉开遍小山幽。 残暑指的是炎热的夏日结束,天香指桂花散发的香气,已报秋意味着已经预告了秋天的到来。微凉和开遍小山幽描述了天气转凉时桂花开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2. 催花白帝疑何早
注释: 又:再次、重复 三云贵种下临芳,昼锦何因在草堂。 移出鸾坡原富丽,凝来燕寝亦清香。 可同绮里餐芝秀,不数风流压麝囊。 十二雕阑深护惜,瑞英帘外更春光。 译文: 再次种植三株来自云南的珍贵花种,白天开花为何只在草堂? 移植到鸾坡原更加华丽,凝结成燕子的卧室也散发着清香。 可以和绮里一起品尝灵芝的芬芳,不与风流人物相提并论。 十二道雕花栏杆深深保护珍惜,瑞英窗帘外面更有春天的阳光。 赏析:
聚顺堂紫牡丹次韵 东皇赐紫魏宫看,百宝玫瑰斗艳难。 色丽欲分巫峡锦,气清疑握楚江兰。 流霞太液凝晨露,绛雪重楼转渥丹。 惭愧彭门矜贵种,琼枝分得自仙坛。 注释: 1. 东皇:指春天,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花开的季节,所以这里特指春天。 2. 百宝:形容东西多而且珍贵。 3. 色丽欲分巫峡锦:意思是说这朵紫色的牡丹花色彩艳丽,仿佛要与巫峡的锦绣相媲美。 4. 气清疑握楚江兰
杨妃吐舌 婪尾风流别有春,药栏相谑殢何人。 沉香小语唇脂湿,玉笛偷吹舐调新。 酒渴吸花亲旖旎,睡痕送暖暝横陈。 当阶百媚憨生处,一点红尖认太真。 注释: 1. 杨妃吐舌:指唐代杨贵妃的美貌和风情万种。 2. 婪尾风流别有春:形容杨贵妃的风姿绰约,如春天般美丽动人。 3. 药栏相谑殢何人:形容杨贵妃在药栏旁嬉戏打闹,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4. 沉香小语唇脂湿:形容杨贵妃说话时嘴唇湿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杂纂》。 绿牡丹 结绮楼台翡翠围,神仙水碧是邪非。 长蛾宫禁输螺黛,鹦鹉雕阑让绣衣。 菡萏九华争秀削,阴浓万卉失春归。 庭前笑指惟芳树,怪杀游蜂乱蝶飞。 注释: 1. 结绮楼台翡翠围:形容楼台美丽,如同翡翠一样环绕。 2. 神仙水碧是邪非:指水清澈透明,不是妖魔鬼怪。 3. 长蛾宫禁输螺黛:指宫女们向皇帝进献了珍贵的螺黛。 4. 鹦鹉雕阑让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