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水仙花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咏水仙花寄托身世的感慨。第一首诗写水仙花质地美好,借水开花,雅淡清高,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第二首诗写水仙花不为世俗爱惜,流落民家,表明了诗人对“流落”贫寒之家的美女的同情,也深离自己身世之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水晶环瑱隐瑶池:这里的水晶环和瑱指的是珍贵的饰品,它们被放置在瑶池之中,象征着高贵和纯净
【注释】 越布衫:指用越布缝制的衣裳。 大火:指南方的夏季,因南方属火,故称“大暑”。 破萼(è kè):花苞裂开露出花瓣。 谢家:指南朝诗人谢灵运。 织女:神话中的天帝之妻,负责纺织云锦。这里借指织机。 络纬(luò wéi):昆虫名,又名鸣蚕,俗称纺织娘,以夜鸣而著名。 【赏析】 这首诗是写江南初秋的景致和农事活动。诗的前四句描写夏末初秋的景象,后四句写农民忙于收割稻谷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麦田的景象,以及农民们在春天忙碌的情景。 第一句“烟火清和乍秀边,轻阴覆垄碧云连。”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烟雾缭绕,天气清新和煦。麦田的边缘,轻阴笼罩着,碧绿的云彩连接在一起。这里的“烟”是指炊烟,而“雾”则形容轻阴。“秀边”指的是麦田的边缘部分,而“垄”则是农田中的一行行田地,这里用来形容麦田的整齐。 第二句“两岐穗吐金支上,四月寒生细浪前。”描绘了麦穗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豆花 种菽南山生事微,春残花尽豆苗稀。 风从紫电光中坠,香入青梅乳下肥。 击缶狂夫歌唱里,荷锄高隐月明归。 蚕时开遍吴娘陇,把嗅深沾野老衣。 注释: - 种菽南山生事微,春残花尽豆苗稀:种植大豆的南山上生活琐事很少,春天过去,花朵凋谢,大豆苗也变得稀少。 - 风从紫电光中坠,香入青梅乳下肥:风吹过紫色闪电般的云彩,带来了花香,它飘进了青梅的汁液中。 - 击缶狂夫歌唱里,荷锄高隐月明归
《滇茶》 名花初发夜郎西,万里春风度碧鸡。 盘照赤瑛开瘴疠,香流虎魄冷山溪。 宝枝影落昆池月,金粉光生丽水泥。 脉脉天南芳意晚,王褒祠下草萋迷。 译文: 滇地茶花初绽放于夜郎之地,万里春风吹过碧鸡关。 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照亮了瘴气的病源,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茶树枝叶的影子落在昆明的池边,月光下的茶花显得更加美丽。 茶花的金色花粉洒在地面上,使得地面也变得金光闪闪。 茶花的美丽和芬芳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采莲曲》之一。全诗如下: 缥缈琳宫望欲斜,晓风吹梦冷千花。 洞庭影阔迷珠蕊,弱水丛低带露华。 罗袜凌波微辨色,霓裳浸月澹无霞。 冰台只尺深如许,却放清寒透碧纱。 注释: - 缥缈:形容景色优美而飘渺。琳宫:指仙女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美丽的宫殿。 - 望欲斜:形容视线远望着宫殿,仿佛要倾斜一般。 - 晓风:早晨的微风。梦冷:梦中感觉寒冷。 - 洞庭:即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山茶 海红枝暖日晶荧,高架珊瑚映短瓶。 巨蕊火珠燃宝树,绿沉油壁照深屏。 注释: 1. 海红:一种花木,又称“海榴”。枝暖:形容花朵颜色鲜艳。 2. 高架:指盆栽或悬崖上种植的树木。 3. 火珠:形容花朵像火一样燃烧。 4. 宝树:比喻珍贵的植物。 5. 绿沉:绿色深沉。 6. 油壁:指油纸伞或油壁屏风。 7. 枫天:秋天的枫叶如火一样燃烧。斗赤:形容枫叶如火如荼地燃烧。齐标:整齐排列的标志。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瘴岭风吹红木棉,蛮方佳丽也嫣然。 种来琼海年年暖,开遍朱崖处处妍。 无雪不知庭絮咏,争春欲占荔支烟。 流人肠断秾花候,月冷荒庵杜宇前。 注释: - 瘴岭:指的是南方湿热的气候环境,如热带雨林等。 - 风:指风势强劲、寒冷。 - 红木棉:一种红色的花朵,通常在春天开花,象征着生命力和热情。 - 蛮方:指的是南方地区。 - 佳丽:指的是美丽、出众的女性。 - 琼海:指的是海南岛
山矾花 幽芬寂历扑芳条,香压春寒冷未消。 细点瑛瑶长玉立,暗侵霜雪见清标。 冰姿不染何郎粉,素影难胜海客绡。 惟有梅花堪共照,空山白月自寥寥。 注释: 1. 幽芬寂历扑芳条:形容山矾花的香气浓郁,覆盖在芬芳的枝条上。 2. 香压春寒冷未消:春天虽然已经来临,但是山矾花的花期仍然很长,香气依然浓郁。 3. 细点瑛瑶长玉立:山矾花的花朵如同宝石般晶莹剔透,直立在枝头。 4. 暗侵霜雪见清标
诗句输出:先雷顾渚暗惊春,瑶蕊枝头照眼新。 译文注释及赏析:首先,我被顾渚的雷声和春天的景色所震惊,看到那枝头上盛开的花朵,它们是如此耀眼,如同新生一般。 释义: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顾渚春日景象以及茶花的美丽。顾渚是一处地名,位于浙江湖州,这里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诗中“先雷”指的是天气突然变晴,而“顾渚暗惊春”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与激动。“瑶蕊枝头照眼新”则形象地描绘了茶花的颜色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