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炳
中兴乐 芙蓉池上的露水刚有些凉意,桐花月转回廊。秋色满园,孤灯漏长。梦入画壁红楼,见萧娘,醒来枕畔玉钗还在响,无限思量。 译文: 芙蓉池上的露水刚有些凉意,梧桐树的月影在回廊中摇曳。秋天的景色已经布满了庭院,孤独的灯光在深夜中慢慢流逝。我梦见自己进入一座红楼,看见美丽的女子在画壁上。醒来时发现枕边还留着一枚玉钗,它的声音似乎在耳边回荡,让我无法忘怀。 注释: 1. 芙蓉池上露初凉
更漏子 忆情人,南浦去,携手向人低语。眉样浅,翠衣轻,莺啼画舫行。 香闺掩,珠帷敛,春剩杨花千点。愁不禁,黯销魂,黄昏独倚门。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 南浦:指江南之水滨,这里用作地名。 携手:手拉手,表示亲昵。 向人低语:对人耳语,形容娇羞。 眉样浅:眉毛像初生的柳叶那样细而淡。 翠衣:绿色的衣服。 莺啼:黄莺鸣叫的声音。 画舫:雕饰华美的船。 香闺:女子的卧室,也泛指女子的房间。 珠帷
竹篱阵阵飞花雨,栖燕衔香语。孤云细草小溪晴,攀梅拾豆打流莺,短桥横。 注释:竹篱笆上不时飘落着花瓣,像在诉说着什么。燕子在空中飞翔着,嘴里还叼着香气。天空中的白云和地上的细草和小溪都显得很晴朗。我正在攀折着梅花,捡起了豌豆,还有一只小鸟在歌唱。一座小桥横跨在前方。 杨花一似郎情薄,相见还飘泊。空余三月断肠春,万重山外楚江滨,有行人。 注释:柳絮像极了男子的感情一样轻薄
竹篱阵阵飞花雨,栖燕衔香语。孤云细草小溪晴,攀梅拾豆打流莺,短桥横。 杨花一似郎情薄,相见还飘泊。空余三月断肠春,万重山外楚江滨,有行人
沈自炳,号闻华,是明朝著名的诗人。 沈自炳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02年),字君晦,号闻华,为沈珫五子。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因其学识丰富和文词精湛而在复社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被誉为该社的“眉目”。 崇祯二年(1629年),沈自炳与其弟沈自駧一同加入了复社。这个团体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士,共同讨论国事,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沈自炳,号闻华,是明朝著名的诗人。 沈自炳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02年),字君晦,号闻华,为沈珫五子。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因其学识丰富和文词精湛而在复社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被誉为该社的“眉目”。 崇祯二年(1629年),沈自炳与其弟沈自駧一同加入了复社。这个团体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士,共同讨论国事,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