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西湖一别几经秋”,诗人回忆起与西湖的离别已经过了好几个月,秋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这里的“西湖”指的是杭州西湖,“几经秋”表示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画里分明见旧游”,诗人在画中看到了过去的西湖景象,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这里的“画里”指代的是西湖美景的图画
次张龙湖吏侍院中观莲四首 十丈芙蓉白玉堂,宝函金榜共辉光。 摛文似出天孙杼,象物宜登帝子裳。 窈窕深宫看试舞,氤氲秘殿忆飘香。 徘徊不尽临池意,更倚层阑坐晚凉。 注释: - 十丈芙蓉白玉堂:形容莲花高大挺拔如同十丈之高,洁白如玉,美丽动人。 - 宝函金榜共辉光:比喻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灿烂辉煌。 - 摛文似出天孙杼:形容莲花的花瓣舒展开来,宛如出自天上仙女的纺织机杼,美丽非凡。 -
诗句解释与译文 首句:“君到滁阳几日程,远冲暑雨出神京。”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杨南溟的送别之情。"滁阳"和"神京"分别代表了地理位置和精神象征,"滁阳"是地名,"神京"则象征着政治中心或文化圣地。"几日程"暗示了离别的短暂性,而"远冲暑雨"描绘了旅途中遭遇的炎热天气,增加了离别的情绪。 次句:“身因旅寓悲轻别,路向炎天怅独行。” 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
九日送别茅练溪 曾劳把菊送行舟,屈指今经十六秋。 每忆旧游能几在,翻令佳节迥添愁。 文章羡尔终当达,忝窃怜予合蚤休。 南去有人如问讯,为言早晚到沧洲。 注释: 1. 曾劳:曾经劳苦。 2. 把菊:用菊花来赠别。 3. 屈指:算起来,用手指计算。 4. 今经:现在已经经过。 5. 旧游:过去的游乐之地或朋友。 6. 文章:才华和文采。 7. 羡尔:羡慕你(的才能和文才)。 8. 合蚤休
横溪 东去水迢迢,虚阁重檐共寂寥。山外夕阳低度鸟,雨馀春渚暗通潮。寒空落叶书声静,秋浦孤帆客梦遥。欲徙西湖湖上石,为君乘月更吹箫。 诗句注释与译文: 1. “横溪东去水迢迢”:描述船只从东面出发,水流的遥远和辽阔。 2. “虚阁重檐共寂寥”:描绘一座空无一人的楼阁,给人一种静寂之感。 3. “山外夕阳低度鸟”:在远处山峦之外,夕阳斜照到鸟儿身上。 4. “雨馀春渚暗通潮”:雨后
【解析】 题干要求对“示瓒侄秀才”这首诗进行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意境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全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 本诗首联两句,是诗人在与侄子谈心时抒发的豪情壮志:身为布衣,有幸逢君明圣;幸遇明主,当效犬马之劳。颔联两句,诗人以“辞禄”“学息机”作比,说明自己有病多思退隐,厌倦仕途,希望归隐田园。颈联两句,诗人把韦氏比作经书,谢家比作诸子
诗句释义: 1. 连章未遂乞休情,猿鹤谁寻旧日盟。 连章:连续的篇章,指诗歌。 未遂:未能实现。 猿鹤:古代常用来比喻隐士。 旧日盟:过去的约定或友谊。 2. 乡思难消如殢酒,客怀靡定甚悬旌。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消:消除。 殢(tì)酒:沉迷于饮酒。 客怀:旅居他乡的心情。 靡定:不能安定。 甚悬旌:悬挂的旗帜,形容游子心绪飘摇不定。 3. 虚传大隐居朝布,实恐微才负圣明。 虚传:虚假地传播
诗句释义 1 上疏后报达斋弟:这句表达了作者在上呈奏疏之后,得到了皇帝的批复。"达斋弟"指的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或角色,可能是皇帝的名字或是某种特定身份的称呼。 2. 频年梦想在山林,此日应谐乞去心:这里表达了作者多年来的梦想是隐居山林,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乞去心"可能是指请求辞去官职或者离开当前职位的意思。 3. 吟对晚天神共远,坐观春水趣同深
上疏乞休呈馆阁诸君子 封章晓上乞归休,长跪缄题盥手脩。 衰老未能忘社稷,迀疏原合老林丘。 正筹国事同家事,敢以身谋误主谋。 愿得此心天鉴取,早容蓑笠返沧洲。 注释: 1. 上疏乞休:向皇帝上奏疏,请求退休。 2. 封章晓上:指密封的奏章递交给皇帝。 3. 长跪缄题盥手脩:长时间跪在地上,将奏章密封好,然后洗手准备书写。 4. 衰老未能忘社稷:年纪已老,但心中仍然不能忘记国家的利益。 5.
【译文】 四面盆荷开遍了,露水滋润着花朵。清晨的微风吹拂,夜幕降临时荷叶垂下。陶渊明爱酒如命,喜欢在濂溪边喝酒。我凭靠着这个小池塘,想摘一枝荷莲来赏玩。 【赏析】 《盆荷》是北宋诗人欧阳修为其弟欧阳永叔写的一首咏物诗。此诗写夏末秋初,荷花将谢未谢之时的情景,通过描写这一自然现象的微妙变化,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慨。 首联“四面盆荷开遍了,露水滋润着花朵”,描绘了荷花在盛夏时节盛开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