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劳把菊送行舟,屈指今经十六秋。
每忆旧游能几在,翻令佳节迥添愁。
文章羡尔终当达,忝窃怜予合蚤休。
南去有人如问讯,为言早晚到沧洲。
九日送别茅练溪
曾劳把菊送行舟,屈指今经十六秋。
每忆旧游能几在,翻令佳节迥添愁。
文章羡尔终当达,忝窃怜予合蚤休。
南去有人如问讯,为言早晚到沧洲。
注释:
- 曾劳:曾经劳苦。
- 把菊:用菊花来赠别。
- 屈指:算起来,用手指计算。
- 今经:现在已经经过。
- 旧游:过去的游乐之地或朋友。
- 文章:才华和文采。
- 羡尔:羡慕你(的才能和文才)。
- 合蚤休:应当早些休息。
- 沧洲: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或隐居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时送给朋友茅练溪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首联“曾劳把菊送行舟,屈指今经十六秋。”诗人回忆起过去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用菊花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屈指”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了离别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十六个春秋。
颔联“每忆旧游能几在,翻令佳节迥添愁。”诗人回忆起过去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感叹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变得遥不可及。而重阳节本应是喜庆和快乐的时刻,但诗人却感到忧愁和寂寞,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颈联“文章羡尔终当达,忝窃怜予合蚤休。”诗人对朋友的才华和文采表示羡慕,认为他一定会取得成功;而自己则感到惭愧和无奈,觉得自己应该早点休息,避免再受到伤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赏和自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无奈和辛酸。
尾联“南去有人如问讯,为言早晚到沧洲。”诗人想象着朋友离开后的消息,希望他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送别和朋友的离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具画面感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