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注释】 ①萧散:闲适。藩翰:藩篱,指篱门;翰,翰墨。幕:指书斋。 ②时平:当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 ③带:环绕。郭:外城。 ④高斋:指读书的屋子。 ⑤简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简或木片。 ⑥暇日:空闲的日子,指闲暇无事时。裁:剪,裁剪成文章。 ⑦闲情:悠闲的情趣。图画:指画中的山水、人物等。胜:比得上。倒金罍:把酒倾倒出,表示喝得酩酊大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画卷的诗意
题梅赠郭太守还镇江 每次怀念在春坊的旧日,不禁惆怅地叹着晓星。 在明德年间使用郭伋,五匹马在江城驻留。 庠序弦歌盛,桑麻雨露荣。 梅花一片月,长伴使君清。 注释: (1)春坊:唐制,尚书省六部尚书及侍郎等官于朝堂东西两序中分班办公,东序曰春坊,西序曰秋坊。 (2)郭伋:字季迪,颍川阳翟人。东汉初为郡守、刺史时,常巡视境内,劝导农桑,以身作则,受到百姓爱戴。后任代郡太守,有治绩。因年老辞官归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表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失怙怜渠早,提携赖母慈。 - 失怙怜渠早:失去了依靠(父母),早早地依赖他人。 - 提携:扶持、帮助。 - 赖母慈:依靠母亲的慈爱。 第二句:门庭已秩秩,兄弟亦怡怡。 - 门庭已秩秩:家门内外都井然有序。 - 兄弟亦怡怡:兄弟之间也和睦相处。 第三句:观国欣初见,怀乡又远离。 - 观国欣初见:对国家的美好景象感到喜悦和新奇。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感情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第一联:芳春奋科目(芳春指春天),令器比玙璠(令器指美玉,比喻贤才;玙璠指美玉,比喻人才)。 第二联:致孝亲闱乐(致孝指孝敬双亲),传经学者尊。 第三联:一朝随化物(一朝指一时)
【注释】 1. 洒落:洒脱不拘束;放逸。 2. 人今第一流:现在的人中他是最优秀的。 3. 相看佳子婿:看着你这位优秀的女婿,互相欣赏。 4. 冰柱照琳璆:形容玉饰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5. □□留经岁:□□是这里指梁叔脩的名。 6. 家山到及秋:家中的山景直到秋天都那么美丽。 7. 文章千载事:指文章千古流传。 8. 珍重满归舟:珍视地装满了归船。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
诗句释义: 1. 百里铜章贵,英年宠命新。 - 释义:拥有百里之地的铜印象征着尊贵,年轻的你(指用仪)得到了如此珍贵的宠信和重任。 2. 侵星辞阙下,带雨发河津。 - 释义:如同星辰般匆忙地离开朝廷(阙),带着雨滴从河边出发。 3. 岁歉须宽恤,民劳急拊循。 - 释义:在年成不佳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和体恤民众,同时要迅速采取措施来安抚和指导他们。 4. 前贤有尘甑,垂誉已千春。 - 释义
【注释】 1. 行己严三畏:行自己的事情严肃地遵守三种畏惧。 2. 传家守一经:继承家业要守住一门经书。 3. 选才成大典:选拔人才成为朝廷的大事。 4. 膺召谒彤庭:被朝廷召唤,进入皇宫。 5. 草露俄乘化:草堂上的露水很快就蒸发了。 6. 松茔已勒铭:坟墓上已经立碑刻铭文。 7. 平生知不泯:一生的事迹永远不会泯灭。 8. 有子嗣芳声:有儿子继承了他的好名声。 【赏析】
诗句释义 1 “暇日承观上人惠访”:闲暇时,有幸观赏上人的来访。 2. “参襌周十刹,随地演三车。”:参禅拜访了周遍十座寺庙,随时演绎三车佛法。 3. “水月心常静,烟霞趣已赊。”:水中的月亮总是那么宁静,烟雾里的霞光也显得遥远。 4. “胡杨皆故族,孔李更通家。”:胡杨和杨柳都是古老的家族,孔子和李子是亲近的宗族。 5. “一访空斋里,玄谭过日斜。”:一次去空房中探访
诗句解释 1. 骢马向咸阳 - 这句中的“骢”指的是一种黑色的马,而“咸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城市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这里可能是指陈斌将要前往的咸阳(今陕西咸阳)。 2. 东风驿路长 - “东风”通常指春天的风,这里可能暗示旅途中遇到的困难或挑战。“驿路”指的是古代的驿站道路,是官方用于传递文书和官员旅行的地方。这句诗表达的是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3. 渭川清映月,秦树早迎霜 -
注释: 题任生山水:这是一首题画诗,以山水为题材。 溪亭夏无暑,不假碧荷筒。垂柳轩窗外,青山眺望中。水漾玻瓈色,香生菡萏风。借问坐谭者,还知无极翁。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夏日山水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首句“溪亭夏无暑”,描绘了一个夏天里清凉宜人的环境,溪亭周围没有酷热的暑气。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为下文的描绘做了铺垫。 第二句“不假碧荷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