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藩翰幕,时平净俗埃。
河流带近郭,树色蔼高斋。
简牍常时阅,诗篇暇日裁。
闲情对图画,亦胜倒金罍。

【注释】

①萧散:闲适。藩翰:藩篱,指篱门;翰,翰墨。幕:指书斋。

②时平:当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

③带:环绕。郭:外城。

④高斋:指读书的屋子。

⑤简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简或木片。

⑥暇日:空闲的日子,指闲暇无事时。裁:剪,裁剪成文章。

⑦闲情:悠闲的情趣。图画:指画中的山水、人物等。胜:比得上。倒金罍:把酒倾倒出,表示喝得酩酊大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画卷的诗意。诗中通过描绘诗人与画中景色的密切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萧散藩翰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这里的“藩翰”指的是篱门,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状态;而“幕”则是指书斋,代表着学问和才华。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时平净俗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里所说的“时平”,指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而“净俗埃”则是说人们摆脱了纷扰的俗事,心灵得到了净化。诗人通过对这样的时代背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河流带近郭”,诗人的视线被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所吸引,这条河流环绕着城市的四周,给城市增添了一份灵动和活力。诗人通过对河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树色蔼高斋”,画面中的树木颜色斑斓,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些树木环绕着诗人的读书屋,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静谧的学习环境。诗人通过对树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珍惜之情。

第五至第八句是对诗人与画中景色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描绘。诗人常常在闲暇之余阅读简牍上的诗文,闲暇时还经常剪裁诗篇来装饰自己的书房。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画中的山水景致。诗人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与自然景物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默契。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升华之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画中与美酒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诗人通过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借由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