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吴中棹,遥辞潞渚滨。
重为花县宰,旧是玉堂人。
霜菊看将晚,寒梅到及春。
从知锦绣地,不肯厌清贫。

送叶锡尹姑苏

买得吴中棹,遥辞潞渚滨。

重为花县宰,旧是玉堂人。

霜菊看将晚,寒梅到及春。

从知锦绣地,不肯厌清贫。

注释:

  1. 买得吴中棹:指买到了吴中的船只。吴中,泛指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2. 遥辞潞渚滨:指远离家乡,离开潞州(今山西黎城)的岸边。
  3. 重为花县宰:再次担任花县(今江苏苏州)的县令。花县,地名,位于今江苏吴县。
  4. 旧是玉堂人:指以前曾任过朝廷中的高级官职。玉堂,古代翰林院的别称,也用来指代朝廷。
  5. 霜菊看将晚,寒梅到及春:霜菊花已经凋谢,而冬日里的梅花才刚刚绽放,说明诗人此时正处在江南地区。
  6. 从知锦绣地,不肯厌清贫:知道这里是锦绣之地,但自己却不愿意贪图富贵,过着清贫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叶锡尹时的一首赠言诗。诗人通过送别之际的感慨,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清贫生活的坚持与执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首两句“买得吴中棹,遥辞潞渚滨”描绘了诗人在江南地区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重为花县宰,旧是玉堂人”则展现了诗人的仕途经历和身份地位的变化。他曾经担任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而现在又回到了江南地区担任县令。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政治风云的变幻无常,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两句“霜菊看将晚,寒梅到及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看到霜菊已经凋谢,而冬日里的梅花才刚刚绽放,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宁愿清贫也要坚守初心与理想。这种对清贫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守正是诗人内心的一种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最后两句“从知锦绣地,不肯厌清贫”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祝福。他深知朋友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希望他能继续坚守自己的信仰与信念,不被世俗诱惑所动摇。同时,他也祝愿朋友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取得成功并得到人们的尊重与认可。
    整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对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表达,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启示,让人深思并引发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