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题王郎中九峰归趣图 老别郎中署,人看昼绣荣。 家临三泖近,门对九峰清。 邻叟来分席,家僮从阅耕。 君恩重山岳,一饭未忘情。 注释: - 《题王郎中九峰归趣图》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任江陵司马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来表现王郎中的隐居生活和高尚品德。 - 老别郎中署,人看昼绣荣: “老别郎中署”指的是李白在任江陵司马时,告别了官场的职务
东璧蓬山顶,曾同侍玉皇。 碧霄龙早逝,沧海鹤高翔。 案有庄生论,门临孺子坊。 游心邈千载,尘虑已都忘。 注释: 1. 东璧蓬山顶:东璧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境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蓬山则是古代神话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总称,这里代指仙境。 2. 曾同侍玉皇:玉皇大帝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曾表示曾经一起侍奉过他。 3. 碧霄龙早逝:碧霄,天空的意思;龙,这里指代仙人
诗句释义 1 绣斧辞京国:指萧斯易将离开京城(首都)回到地方。"绣斧"可能是指某种装饰华丽的工具,象征着身份或地位。"辞京国"意味着告别。 2. 三吴候画船:指的是在浙江省的苏州、杭州和湖州这三个江南地区(三吴),等待即将启程的船只。这里的"三吴"是古代对江南地区的泛称,具体包括苏州、杭州和湖州。"候画船"则表示萧斯易准备乘坐船只离开去往这些地方。 3. 丹枫秋水岸:描述了秋天的景色
题竹送乐象乾并寄声陈述京国三年别,驱驰越汉皋。 冰霜纲纪地,旦暮简书劳。 入觐还相慰,能官见所操。 临分赠淇玉,更为谢同袍。 注释: - 题竹送乐象乾并寄声陈述:用竹子作为礼物送给乐象乾,并寄出声音表达问候。 - 京国三年别:在京国(指朝廷)度过了三年的时间。 - 驱驰越汉皋:驱车奔驰穿越越过汉皋这个地方。 - 冰霜纲纪地:形容路途艰辛、环境恶劣。 - 旦暮简书劳:早晚处理公文,非常辛苦。 -
【注释】 重过鹞儿岭伤用道长史:重过鹞儿岭,是作者与友人用道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场政治斗争中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后重逢的情景。用道时任岭南节度使,因事下狱,流放于岭南,诗人与之相会时,他正在流放途中。“伤”是悲伤的意思。 茅舍頫河滨:茅屋低垂在河边。“俯”是低下的意思。 岂意清明世,翻为憔悴人:没想到清明时节的世界却成了令人憔悴的地方。“清明”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五月份间
自别颐庵叟,星行十二周。 天恩无寸补,世故有多忧。 老骥力垂尽,长途驰未休。 中怀何处写,聊用寄南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自别颐庵叟:“自别颐庵叟”意味着诗人在一次告别后,独自一人行走,这里的“颐庵叟”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或地点,可能是一个曾经有过重要影响的场所。 2. 星行十二周:描述诗人像星星一样旅行了十二圈,强调了旅程的漫长和距离的遥远。 3. 天恩无寸补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注意通晓诗意,体会感情,把握形象,领悟技巧。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归乡的祝福之情。“先茔赐归省”一句,表明友人已从朝廷回到家乡,诗人以“先茔”指代坟墓,是说友人将回到自己祖辈的坟地里去,诗人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腊尽出都门”“腊尽”,即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腊月的最后,即年底。“都门”,指京都长安城门外
这首诗是何卿所作,题为《题陈宪山水》。 何卿妙写趣,陈宪问题诗。 何卿善于描绘景物,陈宪提出了问题诗。 野水弥溪涧,春云压树枝。 野溪中的流水绵延不绝,春天的云彩压在树枝上。 群山如对客,独学更求师。 群山就像在迎接客人,独自学习更加寻求老师指导。 待我归来日,披图共酒卮。 等待我回来的日子,我会带着地图一起喝酒。 注释: 1. 何卿:唐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 2. 陈宪:唐代诗人
【注释】 三岁在京畿:在京城。三岁,指童年。京畿,指京城。 春生五色衣:穿着五色衣服。春,春天。 殷勤承父教:尽心尽力地学习父亲的教诲。 归去候慈闱(wéi,帏):回家去探望慈母。慈闱,慈爱的母亲。 丹桂浮香露:丹桂花散发着清香,露水滋润了花朵。 黄花粲夕晖(xīn,馨):黄色的菊花散发出香气,夕阳映照之下更加灿烂。 养志在无违:修养身心,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归乡的诗
送叶锡尹姑苏 买得吴中棹,遥辞潞渚滨。 重为花县宰,旧是玉堂人。 霜菊看将晚,寒梅到及春。 从知锦绣地,不肯厌清贫。 注释: 1. 买得吴中棹:指买到了吴中的船只。吴中,泛指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2. 遥辞潞渚滨:指远离家乡,离开潞州(今山西黎城)的岸边。 3. 重为花县宰:再次担任花县(今江苏苏州)的县令。花县,地名,位于今江苏吴县。 4. 旧是玉堂人:指以前曾任过朝廷中的高级官职。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