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贝教谕容与轩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金川带玉笥,此地托幽轩。”描绘了容与轩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宁静,金川和玉笥都是珍贵美好的事物,而这里的轩则显得幽静优雅。 第二句“旦暮无尘事,弦歌近县门。”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生活状态的喜爱,他希望在这里可以远离尘嚣,享受安静的生活。同时,他也喜欢这里的音乐和文化氛围,常常听到弦歌声。 第三句“傍花晴散帙,延月夜开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送张鸣玉赣州知府”是要求对诗歌的每一句话进行解读,然后给出赏析,最后总结全诗的内容。 本题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每一句话进行解读,然后给出赏析。答题前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句子的理解作答。“北阙捧恩荣”,意思是说在朝廷受到皇帝的恩宠与荣耀;“西江戒驿程”
重过济宁 闾井皆临闸,郊原四望平。 横峰连岱岳,分水向彭城。 笳鼓屯千骑,舟车会两京。 沿洄未能住,俱是重王程。 注释: 1. "闾井皆临闸":指的是济宁的街道和井口都靠近闸门,可能是指济宁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 2. "郊原四望平":指的是郊区的原野四望都是平坦的,可能是指济宁的自然景观很优美。 3. "横峰连岱岳":指的是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可能是指济宁附近的泰山。 4. "分水向彭城"
晚次景州遇李颀给事吕文质进士 下马郭西村,萧条尽掩门。 荒城明落景,独树出平原。 野水条侯墓,寒芜董氏园。 闲因访遗事,邂逅故人论。 注释: 1. 下马郭西村:在景州西边的村庄下马休息。 2. 萧条尽掩门:景象萧条,人们纷纷关门闭户。 3. 荒城明落景:荒凉的城楼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宁静。 4. 独树出平原:只有一棵树从平原上突出。 5. 野水条侯墓:野外的水声仿佛是条侯的墓地。 6. 寒芜董氏园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非所寄示康甥荣(首句) 释义: 这是给你的一封书信,用以表达你的关心和思念。 2. 旦暮圜扉下(第二句) 释义: 无论早晚,你总是在门的那边。"圜扉"指圆形的门框,这里用来形容家门或住所。 3. 清羸念尔身(第三句) 释义: 身体消瘦,总是想着你。"清羸"形容人瘦弱的样子,而"尔身"则是指你的身体状况或健康状态。 4. 闭门堪避俗(第四句) 释义:
注释: 萧知州清省居 其二: 官府的官舍清静如水,时平案牍也很少。 台阶前幽鸟飞下,帘外白云飘荡。 易简民从化,廉平吏息机。 鸣琴过日夕,玩月澹忘归。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萧知州清省居》中的第二首诗。全诗通过描写萧知州清廉、简朴、公正、廉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萧知州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廨宇清如水,时平案牍稀。" 这句诗描绘了官府的官舍环境。“廨宇清如水”形容官府的官舍清静而庄重
早度清流关 地险雄江北,崩云乱石高。 古人成败远,行客往来劳。 雾壑疑藏豹,风林讶啸猱。 五年重过此,霜点旧青袍。 译文: 清晨渡过了清流关,地势险要雄踞于长江北岸,崩云乱石直入云端。 古人的兴衰成败遥远难辨,行者经过此地倍感劳累。 雾气弥漫的山谷中仿佛藏着猛豹,狂风呼啸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啸叫。 已经过了五年,今日再度经过这里,只见那青袍上已布满了霜雪的痕迹。 注释: 1. 清流关:地名
霜柳未全稀,风沙不住飞。 居人过驿尽,猎火隔河微。 注释:霜打过的柳树还不是特别稀疏,风吹起的尘土遮不住天空。过往驿站的人已经走尽,远处传来猎火的影子。 客路冲寒景,天恩恋禁闱。 注释:旅途上迎面吹来的风都带着寒冷的气息,我深深感激朝廷对我的关怀。 金台行渐远,回首思依依。 注释:金台宫的道路越来越远,回头看去,心里充满了依依不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在任丘道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李判官之陇右》。 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 1. 萧知州清省居 其一:萧知州在清廉的地方居住。这里的“萧知州”可能是指某个官员,而“清省居”指的是一个清静的地方。 2. 白发滦州守,邦畿久著称:这位名叫张守的人已经白发苍苍,他在滦州(今河北省唐山市)担任过地方官,并且在那里留下了良好的声誉。 3. 心清何所似,皎洁玉壶冰:张守的心地清白
【注释】 ①三十趋京国:年仅三十岁即赴京都,指年轻有为。 ②同时复有谁:同代的人还有谁。“同”与“又”互文。 ③祈父佐:古代官名,掌宗庙礼仪之职,这里泛指官职。 ④缙云司:官署名,掌天文历象之事。 ⑤物化嗟何速:人死如物化,感叹生死无常。 ⑥神游不可知:神游,指死后升天而去。不知神游是升天还是入地狱。 ⑦凄凉山浦侧:在山边水滨的荒凉之处。 ⑧灵輀:灵车,载死人之车,也泛指丧事用车。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