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注释】: 昔过浔阳郡:指诗人过去经过的浔阳郡。 凭高畅客情:登上高处,尽情享受与客人相聚的乐趣。 庐山当近郭:指庐山位于郡城(今江西九江市)近郊。 带孤城:环绕着孤零零的城池。 茅屋家家净:形容居民家家都打扫得十分干净。 渔舟个个轻:形容渔船上的人都驾着轻便的小舟,悠然自得。 广文怀散逸:意谓自己胸怀散逸之思。 此去课诸生:指此次赴任后要去教授学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
【注释】 ①无复:不再。 ②雕鹗:比喻杰出的人才。 ③中台:即内廷,这里指代朝廷。 ④晞(xī西):晒干。 【赏析】 《挽卢侍郎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是杜甫为悼念友人而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卢侍郎与自己分别后,再没有相遇的机会,因此思念之情愈加深切。 颔联运用典故,用“雕鹗奋”、“栋梁材”比喻卢侍郎的才华与能力,赞美其卓越非凡
【注释】 月池彭母挽诗其一:七十人间世,婺居四十馀。冰霜明妇节,灯火课儿书。堂掩春晖暗,乌啼夜月虚。白头游子泪,和血洒衣裾。 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 堂掩春晖暗:春天时庭院里阳光昏暗。 乌啼夜月虚:夜晚,乌鸦叫唤月亮空荡荡的。 【赏析】 《月池彭母挽诗》是明代诗人徐渭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七十人间世,婺居四十馀”:在人世间度过了七十年岁月,婺州居住的时间已经四十年了。
注释: 春雾在清晨刚刚散去,春山的翠色欲流。 树林中的雾气仿佛是雨点滋润过的,山间云雾缭绕近于天空之上。 故乡在三华麓,当年乘一叶小舟渡过。 看画卷时好像一切都历历在目,但虚度了水亭幽静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画面上的景色,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春雾晓初收,春山翠欲流”描绘了一幅春日早晨的景象,雾气消散、春山翠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颔联“林霏疑雨润
晚度密云北山绝顶 密云,地名。北山,泛指山。绝顶,山峰上的最高点。 译文:傍晚时分,我渡过了密云的北山,登上了山峰之巅。 注释:“度”字在这里有“度过”的意思。“密云”,地名,今属北京市。“北山”,泛指山。“绝顶”,山峰上的最高点。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渡过密云北山,登上山峰之巅的情景。 常奉垂堂戒,其如扈跸何。 常奉垂堂戒,意思是经常遵守着长辈教导的规条和规矩。垂堂戒
【注释】 上,指朝廷。养亲:奉养双亲。 玉堂人:指刘编修。 栗里:地名,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西四十里。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其友人、同僚刘编修朝宗赴九江教授的赠别之作。全诗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刘编修的美好祝愿与深厚情谊。 首句直截了当地说“去上还乡路”,意即刘编修此次去京城(上),正是为了归返家乡。接着两句,则写刘编修归家后如何孝敬父母。“天恩便养亲”,既表现了作者对刘编修的崇敬之情
【注释】: 群山开: 形容山的气势如群山一样开阔。 奕奕: 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沄沄: 水流的样子。 叆叇、巑岏: 云雾弥漫的样子。 岩芝: 一种草名,这里指代山林中的灵芝草。 香可茹: 可以食用,比喻香气浓郁。 林翠: 树林的绿色。 暖如熏: 像烟一样温暖。 想见: 想象。 幽栖者: 幽静隐居的人。 尘喧: 尘世的喧嚣。 了: 完全。 不闻: 听不到。 赏析: 这首诗是杨学士画中的一首
【注释】 彭母:即彭女,汉光武皇后阴丽华之妹。月池:指汉光武帝刘秀在宛陵所修的池台。 孀妇:寡妇。风霜:比喻艰苦的生活。易衰薄:容易衰败变薄。厌□婺:厌恶和嫉妒。 箧(jiè):小箱子。断丝:形容人衰老的样子。 曾照育孤时:曾经在抚养孤儿的时候。 【译文】 谁能说不是寡妇?她经受了风霜困苦。 人情是会变薄的,亲戚讨厌她的美貌。 旧箱子里藏着遗简,手指因寒冷而僵硬。 池边百年的明月
注释: 素琴兼白鹤,潇洒散高踪。素琴指白色的琴,白鹤指白色的鹤,潇洒指自在、飘逸,高踪指高远的踪迹。 境类金精迥,山如玉笥重。境类金精指境界像金丹一样纯净,玉笥重指山像宝器一样重重叠叠。 泉香流石乳,霞彩拂虬松。石乳指泉水中冒出的乳状的水滴,虬松指苍劲有力的松树。 溪上桃花满,神仙傥解逢。溪上桃花盛开,神仙倘若能遇到就好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杨学士画中的景色
夜深,两壁坏损,借邻居诸君子之助修补。 雨下得很深,屋顶颓败,我起来拿衣披上,急匆匆地走出屋子。 走进室内,一股冷风掀起了帐幔;沿着石阶,一滩污水倒泻下来。 没有沉到锅灶底下,我急忙把案头的经书抱起来,保护它免受水淹。 就像东、西二舍一样,高枕而眠,总不会有什么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