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深颓屋壁,夜起揽衣趋。
入室风翻幔,缘阶水倒渠。
未沈爨下釜,急护案头书。
得似东西舍,高眠总晏如。
夜深,两壁坏损,借邻居诸君子之助修补。
雨下得很深,屋顶颓败,我起来拿衣披上,急匆匆地走出屋子。
走进室内,一股冷风掀起了帐幔;沿着石阶,一滩污水倒泻下来。
没有沉到锅灶底下,我急忙把案头的经书抱起来,保护它免受水淹。
就像东、西二舍一样,高枕而眠,总不会有什么烦恼吧。
雨深颓屋壁,夜起揽衣趋。
入室风翻幔,缘阶水倒渠。
未沈爨下釜,急护案头书。
得似东西舍,高眠总晏如。
夜深,两壁坏损,借邻居诸君子之助修补。
雨下得很深,屋顶颓败,我起来拿衣披上,急匆匆地走出屋子。
走进室内,一股冷风掀起了帐幔;沿着石阶,一滩污水倒泻下来。
没有沉到锅灶底下,我急忙把案头的经书抱起来,保护它免受水淹。
就像东、西二舍一样,高枕而眠,总不会有什么烦恼吧。
【注释】 1.过武城县:路过武城县。武城,今山东省夏津县。在黄河之南,为鲁西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多湖泊沼泽地带,农业不发达。 2.河上皆民舍:河滩上布满了民舍,即水边有众多人家。 3.波光映苇扉:水中的波光倒映在芦苇门扉上,形容水天一色,景色优美。 4.青裙沽酒过:穿着青色裙子的女子买酒经过此处。这里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青裙女子,沽酒而过,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情趣。 5.白发载鲜归
注释: - 草色荫松门:草木的颜色覆盖了松树林的门。 - 青山绿树村:村庄周围都是青山和绿色的树木。 - 种蔬成小圃:在院子里种植蔬菜,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园。 - 饮水必澄源:饮用水必须来自清澈的源头。 - 每究贤人乐:经常探究贤人的欢乐。 - 时同静者论:时常与安静的人讨论。 - 穷通自有分:无论贫富都有自己的道路。 - 非为薄华轩:不是为了装饰华丽的车轿。 赏析:
诗句释义 1 "高居傍城阙,隙地富园林。" 注释:居住在靠近城墙的地方,拥有一块间隙之地来建造花园。 2. "天风下修竹,锵锵韵玉琴。" 注释:在天空的微风中,吹动着修长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玉琴的弹奏。 3. "浮觞清沼曲,憩石碧梧阴。" 注释:漂浮在清澈的池塘旁,在碧绿的梧桐树下休息。 4. "别有闻佳咏,因之仰素心。" 注释:听到了优美的诗篇,因此仰望自己的纯真心灵。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铁马载雕弓,身轻百战中。 注释: 铁马 - 指装备有铁甲的战马,象征勇猛;雕弓 - 形容武器精良,如雕般精美。这句话描绘了魏将军骑在威武之马上,手持精工制作的弓箭,身轻如燕,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 2. 圣朝初偃武,高爵竟论功。 注释: 圣朝 - 指贤明的朝代,这里特指唐朝;偃武 - 停止战争,这里表示朝廷开始重视文化与修养;高爵 - 指高位,此处指官职或爵位
【注】舒有常:人名,字不详。 永春:地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文明世相遇的幸运,但谁肯甘心作一介草民;二联写友人将去往永春赴任,九月将到闽中;三联写友人将要离开吴门、海津,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末联写友人当政时一定会像管仲、萧何一样治理好百姓,为百姓造福。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幸际:有幸遇到。畎亩民:指平民百姓。此句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等,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家惟经籍富,数世坐丘园”一句中“惟”,只有;“数世”,几个世代,多代;“坐丘园”指在山野间居住,过着隐居的生活。此句的意思是:家中书籍丰富,几代人都在山居闲居。 “善乐承先训,心清味道言”一句中“善乐”,喜好音乐
【注】林塘:山中的池塘,即“林泉”。 金门:《论语》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居其位,谋其政。’”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耻且格”,因此说:“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为政》。 西园:洛阳名胜之一,位于城西。 繁阴:茂密的树荫。 轻浪:细碎的水花,亦指细小的波浪。 玩芳:欣赏芳香,指赏花或品茶等。 坐久:坐着时间较长。 延月:拖延时间,多用以表示对人的挽留,此处指晚归。
【注释】 高巨川:即高骈,唐代诗人。临江:临安,今浙江杭州。 保障:指代作者本人。 耆旧:年老而德高望重的前辈。 令仪:美好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归隐后的所作,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联“保障临江曲,荒城已半隳。”意思是说,我的祖辈曾经在临安这个地方建立过功业,可是如今只剩下一些破败的城墙了。这里用“保障”指代自己的家世和家族,“临江曲”指的是临安一带
【注释】 高邮:地名,在今江苏省。 四顾:四面环视。 苍茫极远天:形容视野开阔,天地相接,无边无际。 水云涵郡郭:指水面上飘荡的水雾和云彩映衬着高邮的城郭。 粳稻被湖田:指湖田中长满了粳稻。 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指渡口边有卖草屋的商贩,湖边有唱着菱歌划着船的歌女。 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忧愁,并不是因为离别而牵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时所见所感
这首诗是诗人观海而创作的,作为临海令的作品。 第一句“作县临东海”,描述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第二句“当年眺览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句“水云连浩渺,心境合昭融”,描绘了诗人在海边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第四句“已惬观澜趣,还思作楫功”,反映了诗人对海洋的热爱和对治理海洋的愿望。 最后一句“有才终利涉,非比望洋同”
【注释】: 昔过浔阳郡:指诗人过去经过的浔阳郡。 凭高畅客情:登上高处,尽情享受与客人相聚的乐趣。 庐山当近郭:指庐山位于郡城(今江西九江市)近郊。 带孤城:环绕着孤零零的城池。 茅屋家家净:形容居民家家都打扫得十分干净。 渔舟个个轻:形容渔船上的人都驾着轻便的小舟,悠然自得。 广文怀散逸:意谓自己胸怀散逸之思。 此去课诸生:指此次赴任后要去教授学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
【注释】 上,指朝廷。养亲:奉养双亲。 玉堂人:指刘编修。 栗里:地名,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西四十里。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其友人、同僚刘编修朝宗赴九江教授的赠别之作。全诗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刘编修的美好祝愿与深厚情谊。 首句直截了当地说“去上还乡路”,意即刘编修此次去京城(上),正是为了归返家乡。接着两句,则写刘编修归家后如何孝敬父母。“天恩便养亲”,既表现了作者对刘编修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寿山的游览体验,从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感慨。 连骑去骎骎:作者骑马前行,速度很快。骎骎,形容马跑得快的样子。 缘冈复度林:顺着山坡继续行走,走过树林。 杏花明似绣:描述杏花盛开时的颜色像美丽的绣花一样。明似绣,说明杏花的颜色鲜艳如绣。 杨柳淡含金:描写杨柳叶子的颜色像金子一样。淡含金,说明杨柳的颜色淡雅如金。 万物亨嘉日:在美好的天气里,万物都生长得很好。亨嘉,指好的意思。
注释: 素琴兼白鹤,潇洒散高踪。素琴指白色的琴,白鹤指白色的鹤,潇洒指自在、飘逸,高踪指高远的踪迹。 境类金精迥,山如玉笥重。境类金精指境界像金丹一样纯净,玉笥重指山像宝器一样重重叠叠。 泉香流石乳,霞彩拂虬松。石乳指泉水中冒出的乳状的水滴,虬松指苍劲有力的松树。 溪上桃花满,神仙傥解逢。溪上桃花盛开,神仙倘若能遇到就好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杨学士画中的景色
【注释】: 群山开: 形容山的气势如群山一样开阔。 奕奕: 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沄沄: 水流的样子。 叆叇、巑岏: 云雾弥漫的样子。 岩芝: 一种草名,这里指代山林中的灵芝草。 香可茹: 可以食用,比喻香气浓郁。 林翠: 树林的绿色。 暖如熏: 像烟一样温暖。 想见: 想象。 幽栖者: 幽静隐居的人。 尘喧: 尘世的喧嚣。 了: 完全。 不闻: 听不到。 赏析: 这首诗是杨学士画中的一首
【注释】 彭母:即彭女,汉光武皇后阴丽华之妹。月池:指汉光武帝刘秀在宛陵所修的池台。 孀妇:寡妇。风霜:比喻艰苦的生活。易衰薄:容易衰败变薄。厌□婺:厌恶和嫉妒。 箧(jiè):小箱子。断丝:形容人衰老的样子。 曾照育孤时:曾经在抚养孤儿的时候。 【译文】 谁能说不是寡妇?她经受了风霜困苦。 人情是会变薄的,亲戚讨厌她的美貌。 旧箱子里藏着遗简,手指因寒冷而僵硬。 池边百年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