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是诗歌鉴赏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然后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品的具体内容,理解其用词的特点。“得此水云乡”一句中的“水云”二字是关键词,“水云”在此处指清静、闲适的意境; “幽栖有草堂”中的“幽栖”,指隐居,这里指的是隐居于桐村书屋;“草堂”指的是茅草盖的房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感情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答案,评析到位。“云际见苏台”一句中的“苏台”是指吴国的都城姑苏的别称;“轻帆日往回”,意思是说船儿在江面上往来穿梭地行驶着,帆影在天空中飘荡着,好像在云天之上;“连樯森屋角”,意思是说船上桅杆密集,仿佛树林般地立在那里;“栖鸟乱林隈”,意思是说那些鸟儿在树上飞翔着
苹川十咏 其八 环秀断虹 三券好舆梁,雄哉壮两乡。 夕阳横秀水,晓市径斜塘。 马识归程误,虹馀断影长。 仙人新架木,聊免涉褰裳。 释义:三块石桥好,壮丽的桥横跨两乡。夕阳斜照在秀美的江面上,清晨的集市穿过了倾斜的水塘。马儿因为不认识回家的路而误入歧途,彩虹的余晖洒在断桥上显得格外悠长。仙人搭建了新的木桥,我得以免去涉水而过。 译文:三块石板建造的桥梁非常好,壮丽的桥横跨两地
【注释】 ①柳溪:地名,在今安徽宣城境内,这里指代宣城附近的溪水。②种柳人:种树的人。③数株:几棵。④衮衮:纷纷飞动貌。⑤张绪:西晋末诗人。⑥陶潜:东晋诗人,字元亮,曾隐居田园,后世称其为“五柳先生”。⑦客边:客居他乡。⑧莺声:春日黄莺的叫声。⑨新:多。⑩登临兴:登高览胜时的兴致。 【译文】 当年种柳人不在了,只有几棵树依然围绕着河畔。 枝条年复一年都是绿的,飞絮纷飞成了春天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写于诗人由扬州赴江都(今江苏扬州)途中。全诗四句一韵,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字,节奏鲜明,音节铿锵,读起来琅琅上口。 首联起笔不凡,“万里”与“云涛”呼应;“孤帆”、“一羽”则形象地写出了舟行之疾。“万里”二字既写出空间的遥远,又写出时间的漫长;“孤帆”二字写出了舟行的速度。这两句以简驭繁,将舟行的动态和速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一种急不可待的感觉。次联写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时庵太守真廉静,故里归来只杜门” - 注释:时庵太守真是廉洁恬淡。回归故里后,闭门不出,过着清静的生活。 - 译文:时庵太守真是廉洁无瑕,他回到了故乡后就隐居在家,不再出门。 2. “野客自怜交白首,市人那识是朱幡” - 注释:我这个乡下的客人也感到自怜,因为他的头发都白了(指岁月流逝)。但是城里的人哪能理解我呢? - 译文:作为一个乡间来的客人,我也感到自怜
【诗句释义】 桐村小隐:指隐居于桐树林中的村庄。 书中那得黄金屋:意指在书中如何能获得富贵?黄金屋指的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命里惟堪白板扉:意指命运只允许生活在贫穷简朴的环境中。 竹几藤床安岁晚,牙签玉轴晃朝辉:描述的是简陋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居所,以及书籍带来的光辉。 秋风锦里芙蓉老,春水银塘杜若肥:描写秋天时,锦城里的芙蓉花枯萎凋谢;春天时,银塘边的杜若草生长得茂盛肥美。 看取碧梧枝上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过和靖墓》。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灵光千古故岿然,几树梅花尔独贤。 - 灵光:这里指的是和靖先生的墓地,因为传说中和靖有感于“灵光一现”而自号灵光老人。 - 岿然: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 几树梅花:形容梅花的数量很少,但依然显得格外醒目。 - 尔独贤:你(指自己)是如此地杰出和出众。 2. 小结巢居犹昨日,归来笼鹤竟何年。 - 小结巢居:比喻隐居生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春晓苕溪图》。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海岳庵前真凤雏,写此春晓苕溪图。 【注释】:海岳庵:位于苕溪边的一个寺庙。凤雏:比喻有才华的人。 【赏析】: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他以“海岳庵前真凤雏”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笔精墨妙澹无迹,但见一幅云模糊。 【注释】:笔精墨妙:指绘画或书法的技巧高超。澹无迹
怀石湖陈叔庄 紫薇村里忆曾过,天镜阁前闻棹歌。 别后忽惊秋老矣,醒来那道客愁何。 一窗风雨交游少,千里江湖梦寐多。 留得青青双鬓在,少年心事未消磨。 注释: - 紫薇村:一个地名,位于中国江南地区,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而知名。 - 天镜阁:一座著名的古建筑,据说它有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的容貌,因此得名“天镜阁”。 - 那道客:这里可能是指旅途中的行人或旅者。 - 青青双鬓:形容头发已经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