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章
注释: - 孤鸾:孤独的鸾鸟,比喻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 为谁抛撇:是谁抛弃了我? - 似海燕初分:像海燕刚刚分离的样子。 - 林莺乍别:像林间的黄莺刚刚离别的样子。 - 回首天涯:回头看看那遥远的天涯。 - 满目云山愁绝:满眼都是云雾缭绕的山峰,愁绪已经到了极点。 - 东风不怜春色:东风不怜悯春天的色彩。 - 把一枝、杨花吹折:用春风把杨花瓣吹落了。 - 直恁粘烟带雨:直如此沾着烟雾和雨水。
译文 姐姐离别时哭泣,她把头垂得比姐姐还低。 几年未见姐姐,她的眉头已与姐姐的丈夫一样。 春天的兰草秋天的菊花各有芬芳美丽, 花早开晚开的都值得珍惜。 我憎恶这一对美丽的姐妹花, 烦恼地度过了许多在花下度过的十年。 美好的时光多么短暂,客恨却难以忍受。 相思成了一棵树,缠绕着又缠绕着藤萝。 鸳鸯住在海底,好梦被风波打散。 空有青色的衣衫,泪珠双弹落在翠蛾上。 寂寂的杨花坞,迢迢桃叶渡。
【注释】 1. “春江”二句:春天的江上,绿树成荫,鲜花烂漫。日徘徊,指游春赏景。子建,即曹子建,三国时人。《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子建每见邈出,喜之不已。”此处以曹子建自喻。“留枕”,即枕着枕头。 2. “不信”二句:不相信多情的人归隐赋诗后,再没有像这里一样的美好梦境出现。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作者与林大合为友,林有才学,故作此诗相赠。诗中写景抒情,意境优美。 首联“春江拾翠日徘徊
【注释】莺:黄鹂。 这首诗的大意是:怕教雪花落下我歌声懒了,愁云满天我舞动轻盈不轻快。偷偷向东风啼叫在柳树旁,一行花雨一声莺鸣声。 【赏析】此诗意在描绘黄鹂莺的欢快之态。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莺。“怕教”句化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句意。“偷向”句化用刘禹锡《赠别元稹》“柳丝袅袅枝枝弱”句意。“一行花雨”句化用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句意。
君不见长安侠少年,酒底高歌花底眠。 注释:您可曾见过长安的侠客少年?他们在酒宴中高唱,在花开的地方小憩。 斗鸡走马千金散,何曾盗个官家钱。 注释:他们斗鸡赛马,挥金如土,从没有偷过官府的钱。 一朝忽报边烽起,从军不待别妻子。 注释:忽然间,边境传来战争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妻子儿女,投身军旅。 但言割地与和亲,不愁战死愁羞死。 注释:只说要割让大片土地给敌人,和亲以求和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注意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基础。本题中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赏析的角度可以结合全诗内容,从诗句内容、表达技巧、语言等方面分析。“春明门外半离亭,风雨时时送客经”的意思是:春明门外的半亭子,时值春末,风雨交加,送别友人经过此地
【注释】 曾从洞口送胡麻:指在洞中为客人送去了胡麻。曾从,曾于;洞口,洞中。胡麻,即芝麻。 一隔山门即海涯:指山门与海相隔遥远。隔山门,隔着山门;海涯,海水边。 自是仙郎忘旧路:自己是因为神仙般的人物忘却了旧路。自是,自然;仙郎,神仙般的人物;忘旧路,忘却旧的路。 桃花流水不曾差:桃花开的时候,流水潺潺,没有差错。差,错误,差错。 【赏析】 《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常见的古诗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的“赏析”要求考生结合注释、关键词等对诗歌进行赏析。 代妓送别:替歌妓送别。 春情又为别离牵,旧恨新愁总自怜。春情:指春天的情怀(多指男女之间的柔情蜜意)。又:再。为:因为。因: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别离:离别。牵:牵动。旧恨:旧恨,指以前结下的怨恨。总:一共。怜:爱怜。莫:不要。归期
【注释】 垆头:酒肆的柜台。竹叶青酒。扇底:扇面上。桃花:指春天的梅花。醒眼:眼睛睁得大大的看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夏初景色的抒情诗。诗人在南游时,曾到过江南水乡的酒舍,看到那里的酒家卖酒,酒具都是竹制的,并且用竹叶泡酒;而到了北方之后,就再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酒具和酒了。因此感慨万千。 其一 “酒舍”。是酒肆的代称,也就是酒店的代称。酒肆,也即酒店,是古代商业中一个很古老的行业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长安与文西相别之作。首联点题,言教成歌舞也风流;颔联承上启下,言曾学西家得似不?颈联承前启后,用“今日眉颦”写自己因郎君离去而锁下一春愁;尾联抒发感慨。全诗情真意切,含蓄蕴藉,委婉动人。 【答案】 ①教成歌舞也风流:指教女歌舞,使女子能歌善舞。②曾学西家得似不?:是否像西域的乐伎那样有才艺呢?③今日眉颦非是病:今天的愁容并非因为生病。④为郎锁下一春愁:被郎君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