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 ①“梦家家不到”,意思是:梦中连家家都看不到,说明自己身在异地; ②“秋半复怀归”,意思是:到了秋天的中旬,还思念回家乡,说明思乡之情更加迫切; ③“落叶见行马,寒城催捣衣”,意思是:树叶飘落,好像看见马行走;冷城传来捣衣声,说明诗人身在异乡; ④“鸿飞潞水急,云过楚峰稀”,意思是:大雁南飞时非常急促;云雾飘过楚地的群山,显得稀疏; ⑤“惟有中秋月
【注释】 ①池上:泛指水边。 ②凉吹:微风。侵榻:吹到床榻。 ③蝉:一种知了,夏季鸣叫。飞:飞翔。近:接近。满城:整个城市。 ④犹怜:还是喜欢。采菱渡:采菱的渡口。卖花声:卖花人的声音。 ⑤鸿雁:大雁。迎霜早:在霜降前就开始南迁。 ⑥烟霞:云霞。出海明:云霞在海上显得格外明亮。 ⑦白羊山:在今四川西部。 ⑧芳草:香草,这里指青草。多情:意气相投。 【译文】 阵阵凉风吹过水边,使床榻都感到清凉
【注释】 山塘驿:在今江苏苏州西南,是吴门(今苏州)的交通要道。 烟驿:古代驿站,以烟雾为标志,故名。石梁:即石桥。 遥天:高远的天空。独雁:孤单的雁鸟,这里借代秋天。 花浓川散缬:形容花朵盛开如锦。缬,古指有花纹的东西。 霞细岛流文:形容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水波荡漾,犹如文字。 叶斗:《庄子·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也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宿龙泉铺》 委辔苍林畔,邮亭落叶疏。 雨声侵夜急,山白射窗虚。 疲马先依皂,征鸿不寄书。 开门啸徒侣,月出五更初。 注释: - 委辔苍林畔:放下缰绳,让马在苍翠的树林旁休息。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场景,马儿在树林中找到了栖息之地。 - 邮亭落叶疏:邮亭里的落叶已经稀疏,说明时间已经是秋季,树叶开始凋零,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凉意和萧瑟之感。 - 雨声侵夜急:夜晚的雨水打在窗户上,声音急促
【注释】 ①萧萧:风吹竹林的声音。 ②度石桥:走过石桥。 ③卷帘秋不隔:秋天的景色隔着窗户,仿佛就在眼前一样。 ④迎扇暑全消:夏天的炎热被扇子赶走了。 ⑤飞平燕:飞过平静的水面。 ⑥槐疏落暗蜩(táo):槐树稀疏树叶在日下显得暗淡。 ⑦樵村:打柴的村庄。 ⑧带鱼艇:带着小船去捕鱼。 ⑨小隐:隐居生活。 【赏析】 此为写景抒情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物,末句写情。全诗意境清新,格调高雅
三角湖中流作 东征三月㴑长川,汀渚芳非接远天。 冉冉鸟飞霞外尽,依依帆影镜中悬。 桃花隔岸渔舟映,芦笋穿沙水市连。 东望沧溟疑紫雾,西归碣石锁苍烟。 注释: - 三角湖(三角淀):指位于中国河北省的一处湖泊,具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风光。 - 㴑(chōu)长川:形容水流宽广。 - 汀渚(zhèn zǔ):水中的小洲。 - 芳非:花香四溢。 - 冉冉(rǎn rǎn):轻轻的样子。 - 霞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尽南中草木赊 - “赊”:指春季结束,植物生长周期已过一半。 - 春天已经过去一半,南中的草木显得格外稀疏。 2. 搴帏随处见奇葩 - “搴帏”:拉开帷幔,表示进入某个地方。 - “见”:观察或发现。 -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独特的花朵和珍稀的植物。 3. 洞丁出箐常牵犬 - “洞丁”:可能是当地的工人或工匠。 - “出箐”:走出丛林。 - 工匠们常常牵着他们的狗
柳营 何自入芳园,因寻静者缘。 楼阴连水绿,桥影罩溪圆。 紫幕飞雏燕,荒苔堕小蝉。 悠然欲归去,闲唤木兰船。 注释: - 何自入芳园:为何能进入这片芬芳的园林? - 因寻静者缘: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 - 楼阴连水绿:楼影倒映在水面上,显得绿色。 - 桥影罩溪圆:桥的影子笼罩在溪流中,显得圆形。 - 紫幕飞雏燕:紫色的幕布上有燕子飞翔。 - 荒苔堕小蝉:荒芜的苔藓落下,小蝉坠落。 - 悠然欲归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以衰草为线索,描绘淮河两岸秋景。“渡淮河”是全篇的主旨,起承上启下作用。首句写岸边景色;颔联写河水流动;颈联写风卷残叶,飞上木兰舟;尾联写木兰舟过淮河,暗示主题。全篇语言朴素,意境清新,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注释】 渡:横渡,指渡河。 衰草深苔径:衰草,枯萎的草丛。深苔径,指长满青苔的小路上。 微澜:细流。 西风:秋风。 卷:吹动。 残叶:秋天落下的叶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中少女春游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少女们的美丽、娇柔和活泼。 “闺中少女怯春眠,日日行游玉砌偏。”这两句描绘了闺中少女们春日里的生活状态,她们喜欢在阳光下游玩,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使用的关键词“怯春眠”和“玉砌”,既形容了环境的美丽,也表达了少女们的娇羞和矜持。 “芳草萋时花压谷,高台望处柳弥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闺中少女们春游的场景。在芳草萋萋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