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俊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中少女春游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少女们的美丽、娇柔和活泼。 “闺中少女怯春眠,日日行游玉砌偏。”这两句描绘了闺中少女们春日里的生活状态,她们喜欢在阳光下游玩,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使用的关键词“怯春眠”和“玉砌”,既形容了环境的美丽,也表达了少女们的娇羞和矜持。 “芳草萋时花压谷,高台望处柳弥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闺中少女们春游的场景。在芳草萋萋的春天里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遵化道中”即从遵化出发途中所见之景。首句写草色含烟,水面如镜;次句写晓行寒日,共林丘野;第三句写云飞路隔而路却依然相通;末句写行尽青山是蓟州地。 【答案】 ①遵化道中:遵化县位于今河北省唐山市,地处燕山南麓,为古蓟州地。②草自含烟:指春草萌发时绿茸茸的,仿佛被轻纱裹着。③水自流
【注释】 1. 偏桥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境内,因山体呈斜长形而得名。秋霭:秋天的雾气。霁(jì):天晴。2. 永夜风摇月:永夜:漫漫长夜;摇:摇动、晃动;月:月亮。3. 凌晨雾薄空:凌晨:天快亮时;薄:稀薄;空:天空。4. 竹潭:竹制的水潭。窈窕:形容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清澈见底的水潭。5. 杉嶂:杉树成行的山岭。沓(dà)冥蒙:重叠迷蒙。6. 直是:正是。林霜化:树林里的霜花。7.
【解析】 (1)本诗是一首咏物诗。“烟轻云淡雨冥蒙”描写了雨中景象,“无数莺声乱竹中”写出了雨中的景致,“回首桃川知不远”,“飞花随水出墙东”则描绘了桃花源的近在咫尺。 (2)这首诗的关键词有:望、桃川、竹、莺声、桃花源,这些词分别对应于诗句的意思。 【答案】 译文: 烟雾迷蒙细雨飘洒,众多黄莺在乱竹丛中啼叫。 回头看去桃源不远,桃花盛开随流水流出墙头。 赏析: 此诗写雨中望桃川宫所见所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六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1. 今夕复何夕,倚此明烛光。 今夜又是什么日子呢?只靠着这明亮的烛光。 2. 疏星灿前帷,三五河汉旁。 稀疏的星辰在前方的帷幔上闪耀,银河就在它旁边。 3. 天寒边云白,岁暮堠(hòu)草黄。 天气寒冷,边陲的白云也显得苍白;岁月即将结束,边关的草也变黄了。 4. 古云易水寒,重以繁露霜。
【注释】 野桥芳草:野地小桥旁长满了芳香的野草。石梁带修皋,川光暧平陆:石桥连接着山涧,阳光照耀下平陆上的景色十分美好。条风融勾芽:春风融化了冰河,使河面泛起了春水。天际摇轻绿:天空显得格外明亮,远处的云朵像一片片绿色的叶子在飘荡。王孙陌上归,笑指双黄鹄:一个贵族公子从路上匆匆而过,他指着一对鹅说:“它们正朝着家飞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首二句写石桥、平陆、川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东方日未明,寒林鸟将散。 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寒冷的树林中鸟儿开始飞散。 霭霭川雾昏,缕缕村烟乱。 薄雾笼罩着川流,村庄的炊烟缭绕不清。 崩云卧岑崖,狂飙决门闬。 猛烈的风暴席卷山崖,狂风呼啸着冲破了家门。 迢迢白水程,栗栗黑坟岸。 漫长而艰难的旅途,岸边是黑色的坟墓。 阴阴虫知曙,喈喈鸡迎旦。 黑暗中,知更的蟋蟀开始鸣叫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题为《送张子益》。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一、首联【注释】 1. 盈盈园中柳:形容柳树随风摇曳,形态柔美。 2. 睆睆花中禽:花间鸟鸣悦耳动听。 二、颔联【注释】 3. 旋辀薄芳汜:指车马快速驶过芳香的花丛。 4. 飞旆绕青林:形容旌旗飘扬,围绕在青翠的树林之中。 三、颈联【注释】 5. 君子何所思:询问君子心中所想之事。 6. 嘉朋鼓朱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日者》。全诗如下: > 蒲溪潭水五千尺, > 潭上梅花清水石。 > 娟鸟飞来春自闲, > 晴峰静对窗云白。 > 轩中老人日抱膝, > 肯向朱门分半席。 > 长安或遇宋大夫, > 叶覆清尊话昕夕。 > 注释: > 蒲溪潭水五千尺:蒲溪的水深有五千尺(一作“五百尺”)。 > > 潭上梅花清水石:在清澈的潭水上长着盛开的梅花,石头也如同被水洗涤过一样。 > > 娟鸟飞来春自闲
【注释】 宫树:皇宫中的树木。秋来:秋天来临的时候。云出:指云雾缭绕的样子。仙源:传说中的仙境。花落鸟啼:指花开时鸟鸣,花落时鸟啼。禾陌(mài):田畔。禾苗长成的地方,泛指田野。迷:迷惑,迷失。桃川:地名。水记东西:指水流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秋日里宫中树木、云雾缭绕、花开花落、鸟鸣虫吟等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