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复何夕,倚此明烛光。
疏星灿前帷,三五河汉旁。
天寒边云白,岁暮堠草黄。
古云易水寒,重以繁露霜。
迢迢远行游,涂轨浩无方。
眇余苦不达,素发垂中堂。
所嗟志徒菀,四牡厉周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六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今夕复何夕,倚此明烛光。
今夜又是什么日子呢?只靠着这明亮的烛光。疏星灿前帷,三五河汉旁。
稀疏的星辰在前方的帷幔上闪耀,银河就在它旁边。天寒边云白,岁暮堠(hòu)草黄。
天气寒冷,边陲的白云也显得苍白;岁月即将结束,边关的草也变黄了。古云易水寒,重以繁露霜。
古人说易水很冷,又加上了浓密的露水和霜。迢迢远行游,涂轨浩无方。
远远地旅行,道路漫长且没有方向。眇余苦不达,素发垂中堂。
可怜的我难以通达,一头白发垂挂在厅堂之上。所嗟志徒菀(yuān),四牡厉周行。
只是空有满腔抱负,却无法实现。四匹马奋力奔驰在道路上,象征着努力和奋斗。
赏析:
《涞水官舍感怀》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今夕复何夕”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接着,“疏星灿前帷,三五河汉旁”,描绘了夜空中星星点点的美丽画面,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与期待。
第二句“天寒边云白,岁暮堠草黄”则通过天气的变化和边疆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最后两句“古云易水寒,重以繁露霜”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相呼应,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壮阔的景色描写,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