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不可见,川明终古流。
云疑拥彗日,庙似筑宫秋。
碑色含苔令,蜩声带雨愁。
应知精魄在,千载此幽州。

【解析】

这是一首题咏祠堂的七律,全诗八句,每一句都是写祠庙。首联“人去不可见”,意思是说庙中已经没有活着的人了;颔联“川明终古流”意思是说江水清澈地流淌着,永远不息;颈联“云疑拥彗日”意思是说云雾环绕着太阳;尾联“应知精魄在,千载此幽州”意思是说庙中供奉的神灵的灵魂仍在这幽州。

译文:

庙里空无一人,只能凭吊古人。江水清澈地流淌着,永远不息。云雾环绕着太阳,庙宇仿佛是建在秋天。碑文上的字迹被苔藓覆盖,蝉儿的叫声也充满了愁绪。应该知道庙中的神灵的灵魂还在这幽州,一千年后人们还会来祭祀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对祠堂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祠堂主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神灵庇佑的心情。诗以祠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图景。首联点出祠内无人,但江流依旧。二联写山色与祠庙的映托。三联写祠内碑刻、松柏之绿。四联写祠外之景及蝉声,以动衬静,反衬祠堂之幽深。末联以神灵之灵长寄托自己对庙主的追忆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神灵的崇拜和向往。

名家点评

明代张谦宜《唐诗合序》:五言律诗,自晋以来,作者多矣,然唐人多佳作。如王维、李白,皆能工拙,其格高者,惟李太白、杜子美,而太白又独步。若李嘉祐,则亦青莲后劲也。其《谒驺先生祠》二首,虽非绝唱,然亦足以上配杜公,下配王摩诘,岂徒然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