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东望拜潮水,无家在客船。——这是说,我站在甲板上,遥望着东方的潮水汹涌而来,我像无家可归的游子一样,漂泊在客船上。 一来仍一往,今日又今年。——这是说,潮水的涨落,就像人的生死一样,一去不复返,今天又到了新的一年。 有信从天外,缘声到枕边。——这是说,我仿佛看到
【诗句释义】 1. 北关:指南京城北门,即古称建康的南都。吴会:指南京。烟草:指春草,也指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景。 2. 饮少但知价:饮酒时酒量虽少,却因感情而觉得酒味很美。 3. 行疏数问程:走在路上,时不时地询问道路情况。 4. 天阴月不死:天气阴沉,月亮明亮依旧。 5. 江阔水能生:长江水阔,能滋养万物生长。 6. 别后不得寐:分别后不能入睡。 7. 相思还二更:思念之情到了晚上二更天还未消散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典刑前一辈,言语尚风流" - 注释:这里指的是那些古代的典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仍具有风雅的气质。 - 赏析:通过提及“典刑”,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怀念,同时用“言语尚风流”来描述古代人士的文采风流,体现了一种对古典美的赞美和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2. "诗律缚不住,梅花恼得愁" - 注释:诗法规则束缚不了诗歌的自由
雪霁有感 夜晚,我梦见春天来临,门前的积雪拥着篱笆。 不靠成山积,知道天会放晴。 白天阳光照在屋檐上,瓦片上的水珠像炊烟一样。 风吹过梅花,使梅花湿润,香气只依恋于树枝。 注释: 夜春:梦中的景色。 度梦:做梦。 门雪:门前的积雪。 笆篱:竹篱。 成山积:堆积如山。 霁时:天晴的时刻。 日高:太阳高照。 檐自雨:雨水从屋檐滴落。 气上瓦如炊:热气蒸腾到屋瓦上,像是炊烟上升。 风过梅湿:风吹过梅花
注释: 十年:指十年间。 忘却寒温语:忘记了彼此的问候和寒暄的话语。 相逢一揖休:在相遇时只是轻轻一拱手,表示告别。 只如此:只有这样。 今日若为愁:如果今天有什么忧愁的事情呢。 月白夜亦昼:月亮明亮的时候就像白天一样。 山寒春更秋:即使山上很冷,春天到来时也更显得寒冷。 无情溪涧水:像没有情感的溪水一样流去。 只是下滩流:只是顺流而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情景
鲁国图诗 秋风岳下城,海客见图新。 译文:秋风在岳城的城墙下吹拂,海客见到的画都是新的。 注释1:岳城:指山城,即泰山下的古城。 注释2:海客:指到海上经商的人。 注释3:图新:指画中景物是新鲜的。 赏析:首句“秋风岳下城”,描绘的是岳城秋风吹过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海客见图新”,则表达了海客看到这些新鲜画面时的心情。 树入舞雩里,水来浮磬滨。 译文:树木被风带入了舞雩台的周围
雪后湖堤步归 无求如有得,散策堤边行。 山碧眼花乱,水寒毛孔生。 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 劳谢天涯月,相随步入城。 注释: - 无求如有得:形容心境平和,没有欲望时反而得到更多。 - 散策堤边行:在湖边的堤上散步。 - 山碧眼花乱:指山上的景色美丽,让人眼花缭乱。 - 水寒毛孔生:形容湖水寒冷,感觉像有冷风吹过,连毛孔都收缩了。 - 穷冬疑有雨:在冬天还怀疑要下雨。 - 一雪却成晴
【注释】 1. 篱菊:篱笆边菊花。秋邻:秋天的邻家。 2. 青蕤(ruí):指花苞,泛指初生的枝叶。几日:几天。 3. 相忆:相互思念。早衰:衰老。 4. 囊枕:用布或绸缎缝制的小枕头。湘:即洞庭湖。 5. 分杯度岭:渡过山岭。分:分离。 6. 事业:所追求的目标和抱负。 7. 沾巾:泪湿了手帕。 【译文】 篱笆边的菊花是秋天里邻居家的,几日新发的嫩枝绿意盎然。忽然间又迎来了过节的日子
《己丑除夜》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此诗为作者在公元890年(大中四年)除夕所作。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首句“鬓丝残雪影”,以“残”字形容“雪”与“影”的不彻底,表现了作者的愁思之深。 译文: 鬓边已见白雪,何况又身陷尘世。 暮色随钟声而尽,时间如水般流逝。 邻居在灯下索要,家乡梦回边疆。 明日听春雨绵绵,渡过江来登上越台。 注释: 己丑 —— 古代以干支纪日,己丑指代大中四年。
忆湖上 扰扰忽半月,征衣杂市尘。 颇疑湖上客,不是城中人。 岸柳垂拂桨,山云泫湿巾。 明朝在何处,相怪堕凡身。 注释: 扰扰: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也可以理解为喧闹、喧嚣。 忽半月:忽然之间有半月出现。 征衣:征战时穿的战衣。 杂市尘:混杂在集市上。 湖上客:指在湖上的游客。 不是城中人:并不是城里的人。 岸柳垂拂桨:岸边的柳树枝条垂下来,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船桨一样。 山云泫湿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