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菊是秋邻,青蕤几日新。
忽逢初过节,相忆早衰人。
囊枕离湘湿,分杯度岭贫。
想应无事业,遥念更沾巾。

【注释】

  1. 篱菊:篱笆边菊花。秋邻:秋天的邻家。
  2. 青蕤(ruí):指花苞,泛指初生的枝叶。几日:几天。
  3. 相忆:相互思念。早衰:衰老。
  4. 囊枕:用布或绸缎缝制的小枕头。湘:即洞庭湖。
  5. 分杯度岭:渡过山岭。分:分离。
  6. 事业:所追求的目标和抱负。
  7. 沾巾:泪湿了手帕。
    【译文】
    篱笆边的菊花是秋天里邻居家的,几日新发的嫩枝绿意盎然。忽然间又迎来了过节的日子,你想起远在异地的朋友,心里难免有些忧伤、有些失落。离别时的眼泪湿润了枕巾,分杯度过岭上贫瘠的山水。想到他或许没有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只能遥想你为他落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之一,是诗人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之作。全诗通过描绘篱菊与秋邻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相隔千里的相思之苦,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担忧之情。

首联“篱菊是秋邻,青蕤几日新。”以篱笆边的菊花起兴,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画面。菊花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品质,而篱菊则是邻家的象征,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近关系。同时,“青蕤”一词也寓意了新生的希望和活力,为后文的相思之情作了铺垫。

颔联“忽逢初过节,相忆早衰人。”则转入正题,表达诗人与远方朋友相见时的情景。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朋友已经变得衰老,表达了对朋友日渐消瘦的担忧和思念。

颈联“囊枕离湘湿,分杯度岭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诗人用“囊枕”来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泪水打湿了枕头;“分杯”则形象地表现了两人在山岭之间饮酒作别的情景。这里的“度岭”不仅指地理上的跨越,更暗含着情感上的艰难和痛苦。

尾联“想应无事业,遥念更沾巾。”则是诗人对朋友未来的担忧和祝福。他认为朋友可能没有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只能通过思念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尾句中的“沾巾”,既是泪水打湿了手帕,也是诗人情感真挚的体现。

这首诗以篱菊起兴,描绘了秋天的画面和朋友的相聚;通过相见时的感慨和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思念和担忧;最后以对朋友未来的期望和祝福作结,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又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